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白衣鍾離傳> 第一百四十五章 由來過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五章 由來過往 (1 / 2)

鐵木方丈看了看天空,長嘆一聲說道;“說起這個龍興寺,興建的時間不長,前後也不過幾十年的時間。這還是世宗皇帝下旨建造的,興建此寺的目的呢,就牽涉到當年佛道兩派的一些爭端了;話說當年,我全真派祖師丘處機遠赴西域昆都斯覲見成吉思汗,被成吉思汗封為大宗師,掌管天下所有出家人。由於道教與成吉思汗的這種特殊親密關係,道教在前期蒙古帝國中的勢力一直很大,這狀況自然引起了佛門弟子的不滿。

後來,蒙哥汗讓阿里不哥在和林主持了一場宗教辯論會。佛教乘機與伊斯蘭教、基督教徒聯合在一起對道教進行批駁。這實際上是一場針對全真道教有貶低傾向性的辯論會,意在打壓道教的優勢地位。全真道迫於當時的壓力,只能以沉默表示自己的不服與反抗。

辯論會後,道教不得不在寺觀、財產、經文等方面,對佛教做出一些讓步。

但是,事情並沒有完結。四年後的春天,蒙哥汗再次命忽必烈認真地在開平府的大安閣舉行一場規模空間的佛道大辯論。這是可以說史上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影響最為深遠的一場宗教辯論會;對各教派後來的發展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這次辯論我們道教已無退路,更嚴重的是在朝廷中有點地位的我全真派掌門人李志常已經去世。無奈之下,全真道剩餘尊者盡出:掌門人張志敬真人、蠻子王先生、道錄樊志應、通判魏志陽、講師周志立等二百餘人參加辯論會。

然而,佛教方面的陣容則更為強大!以那摩國師為首,另有薩迦派教主八思巴、白教教主二世活佛噶瑪拔稀、河西國師、外五路僧、大理國師、少林寺長老、五臺山長老、圓福寺長老等三百餘人參加辯論會。

尤其是當時年僅二十三歲的薩迦派教主八思巴、白教教主二世活佛噶瑪拔稀兩人更是百年難得一出的奇才,就是與全真道祖師王重陽、長春真人丘處機相比也高下難分。

辯論會上,世宗皇帝手下謀士姚樞、竇默、廉希憲、王盤等二百餘人被聘為裁判及公證人。規定雙方各有一十七人參加辯論,如果道教勝利,一十七名佛教徒要蓄髮為道;相反,如果佛教勝利,一十七名道士則要剃髮為僧。

在辯論會上,辯題的焦點是《老君八十一化圖》和《老子化胡經》。佛道雙方辯論從理論入手。年僅二十三歲八思巴大放異彩,在辯論中步步緊逼,道教方面逐漸不支。我全真教參加辯論的各位當時或“無答”、或“不曾聞得”、或“不敢持論”。被逼無奈,只有不停地引經據典。

誰成想忙中出錯,最後居然引證到了儒家經典之作——《史記》上!

八思巴問道:“汝《史記》有化胡之說否?”,答:“沒有。”

八思巴又問:“你們那位李耳先生所寫的經書是叫什麼?”,答:“《道德經》。”

“除了《道德經》之外,李耳先生還寫了什麼別的經書沒有呢?”,答:“沒有。”

八思巴緊接著追問道:“《道德經》中,老子有提到過半點有關自己化胡的事情嗎?”,答:“沒有……”

八思巴問:“最有權威的歷史書籍《史記》中,沒有說過化胡這麼一回事;你們李老君自己寫的書裡面,也是連個影子都沒有提。——其為偽妄明矣!”

辯論到了這裡我們道者辭屈,總裁判尚書姚樞站起身來,當眾宣佈:“道者負矣!”

至此,我全真教在辯論會上一敗塗地!失敗後全真教只能如約行罰,世宗皇帝派使臣脫歡將參與辯論的一十七人削髮為僧,焚燬我道教經書四十五部;原先天下佛寺為道教所佔二百三十七所,全部命歸佛教所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