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埋藏久遠,極限修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八百三十一章埋藏久遠,極限修復 (2 / 3)

修復方案要儘量考慮到文物修復過程中,每一步將會出現的情況。

採取的方法,必須是行之有效的和可靠的,不能對文物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更不可將文物作為實驗品,來嘗試一些沒有完全安全保證的方法。

此面銅鏡的修復,就要根據自身的技術水平和其破碎情況,及殘片的現狀,制訂出了尊重客觀事實。

這樣才能保證文物,在絕對安全的修復方案之下,修復成功。

文物在修復前,首先要做的就是對錶體汙跡的清潔。

這面銅鏡在殘存的51塊殘片中,絕大多數都佈滿了土鏽。

而且銅質損毀、礦化現象嚴重,表面佈滿了較深龜裂紋。

如果在處理時使用方法不當,殘片就有再次斷裂的危險。

所以,在處理時要格外小心。

清理時,首先以脫脂棉蘸95%乙醇,對土鏽部位進行不間斷浸溼。

待鬆動後,再以手術刀輕輕的將它剔去,最後再用溼棉球輕拭乾淨。

以此方法對每一塊殘片處理,處理中還要仔細觀察每塊殘片是否感染了粉狀鏽。

粉狀鏽被稱為青銅器的“絕症“,它是青銅器中氯化物,在一定的溼度環境下,不停產生腐蝕後的產物。

被它感染後的青銅器,腐蝕部位會不斷的擴大和深入,直至整個器物穿孔、腐爛,最後酥解。

其在青銅器表面,呈淡綠色疏鬆膨脹的粉未。

仔細觀察後,幸未發現此鏡有任何感染跡象,接而可進行下一步的修復。

對殘片的清潔與檢測後,就要把它初步的拼對起來。

根據斷口處的吻合性,及銅鏡表面的紋飾,經在操做平臺上仔細對接後,竟發現其中有六塊殘片不屬此鏡。

而這六塊殘片,又拼出了另外一面銅鏡的四分之一外廓。

再經細心核對確認後,將這六塊殘片分出另做處理。

而經確認後的此鏡剩餘的45塊殘片拼對後,它的初步特徵也就顯現出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