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天工自成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六百七十六章天工自成 (2 / 3)

首先是化料,將所需要的各種顏料進入大爐熔鍊,以熔融的琉璃在鐵棒上旋轉。

再就是挑料,從1400多度高溫的傳統火爐中,用1.5米長的吹筒中取出琉璃中取出琉璃體。

之後是吹制,從火爐中取出後不斷進行旋轉和造型,火爐裡面取出的琉璃溫度高,掌握好琉璃熔化的軟度,幾秒鐘就要成型。

接著是塑型,在造型過程中,師傅們需要用手中的吹筒進行吹制,來保證琉璃的形狀,由於尺度很難拿捏,所以成品率極低。

最後是退火,琉璃成型以後,師傅們要把燒製好的琉璃,放到保溫窯裡面。

這座窯口是500多度,保溫4天。

如果琉璃瓶身沒有出現炸裂的情況,說明琉璃已退溫成型。

陳文哲小時候在家鄉的小型琉璃製作廠看過這種工藝,感覺還很簡單。

當然,這是不計算各色玻璃的配料,因為除了工藝,就是配方最難的。

現如今的琉璃製作工藝,已經發展到了很高的水平。

如果不好好積累一下技術,陳文哲還真沒有信心,跟國內的頂級琉璃製作廠家競爭。

所以,他打算把各種工藝都學習一邊。

比如古法的脫蠟琉璃的製作工藝,這個其實想想也不算難。

只不過這種工藝製作琉璃,就需要麻煩一些,而且成本高。

最主要的成本就是製作模具,而且一次只能生產一件產品。

做脫蠟琉璃,首先是創意設計,也就是將創意透過平面設計圖稿進行表現。

再就是原型製作,根據圖稿凋塑立體模型。

接著就是制矽膠模,在模型表面均勻塗抹矽膠,待矽膠凝固成矽膠模後,尚需石膏加以固定。

再之後就簡單了,一步步來就好。

有了合適的模具,就是灌製蠟模。

調製蠟漿,在矽膠陰模內灌入熱融的蠟,待其自然冷切後拆取蠟模。

將冷切後的蠟模,自矽膠石膏模脫出。

周修整蠟模,冷切容易使蠟模收縮變形,對拆模時留下的模線痕跡,得以工具細心地修整。

完成這一步,會再一次制石膏模。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