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釉色有乳濁感,不透明,釉色穩定,多呈白色或白中泛青的色調。
這就使乳濁釉對胎體有良好的遮蓋性,器物施釉到底,質優者足心也施釉。
而當時的定窯產品釉料配置不穩定,就釉而言也分粗細兩種,都不夠光潔,光澤度差。
邢窯白釉瓷有盤、碗、杯、托子、瓶、壺、罐和注子等。
多素面無裝飾,到了唐代中期以後特別是晚唐五代,邢窯器中也出現了凋塑、堆貼、印花、刻花、壓邊、起稜、花口等裝飾方法。
帶有底款的邢窯瓷器屬於細白瓷,為官用或皇室用品。
特點是瓷器底部刻有“盈”、“翰林”或墨書“翰林”。
底部刻有“翰林”款字,為唐代翰林院在邢窯定燒的瓷器。
現代常見都刻在罐上,不排除碗上沒有“翰林”字款;
刻有“盈”字款器物,是唐代大盈庫在邢窯定燒的瓷器。
“盈”字乃是唐代宮內大盈庫的簡稱(皇傢俬庫),是貢品,也只有是皇家自用,外人不能隨意使用,賞賜除外。
“盈”字款常在邢窯的白釉碗上,也不能排除罐上沒有“盈”字款,只是出土發現的較少。
邢窯遺址出土瓷器和窯具殘片還是很多的,達到20萬件(片)以上。
完整和可復原器物,約超過2千件。
器物種類有磚、瓦、陶器、素燒器、三彩器、瓷器、銅器、鐵器、骨器以及窯具等。
型別豐富,形態各異。
之前做十件難得一見的中華國寶級瓷器,其中就有孩兒枕、雙葫蘆紋瓶。
而邢窯三彩臥兔形枕,雖然不是孩兒枕,但它也是瓷枕,還是象形瓷器,跟孩兒枕其實也不差多少。
三彩臥兔枕是具有邢窯特色的唐三彩之一,其造型生動別緻,工藝精美,且目前尚未見到其他窯口有相同的器型。
兔子圓潤肥碩,睜目俯臥於橢圓形座板上,背呈橢圓形枕面,上刻蓮花,施藍、綠、褐三色釉。
其中,藍色釉極為獨特與少見,實屬難得唐三彩珍品。
這樣的唐三彩,做出來既好看又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