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讚頌杯,就更加華麗,它的材質是銀鍍金、琺琅、石榴石。
這件掐絲琺琅三柄杯,採用老式俄羅斯風格。
杯身的三幅畫分別描繪了一個蓄著鬍子、身穿藍色短袍、手舉杯子的基輔羅斯貴族;
一位手持托盤的女貴族,盤中擺有一個瓶子和一個杯子;
還有一位彈奏樂器的音樂家,其上能夠明顯看到琺琅彩工藝。
但是,這是一件地道的恰克圖,或者說是法貝熱作品。
當然,這也是好事,這是外來文化融入我國。
而比較可惜的是我國文化融入外國,像是法蘭西楓丹白露宮的華夏館,裡面收藏的1000多件文物,相當部分都出自於圓明園。
其中位於華夏館陳設c位的一件掐絲琺琅吊燈,稱得上是海外陳設華夏文物的一個經典。
這也讓我們,不免為如此精美文物的流散海外,而唏噓不已。
所以,不管是在海外,還是在華夏,掐絲琺琅都十分受到珍視。
2014英倫博物館舉辦“明代:改變華夏的五十年”大型特展,稱得上是近年來,全球範圍內水準最高的永宣文物大展之一。
而在無數珍寶中,英倫博物館仍然選擇一件宣德掐絲琺琅,作為展覽圖冊的封面。
不用多說,肯定是明宣德掐絲琺琅雲龍紋蓋罐。
這一件有多麼精美,有多麼難以製作,之前陳文哲已經見識過,畢竟他也有意見相同的器物。
在如今的拍賣市場上,掐絲琺琅器常作為各大拍賣行的座上賓,成交價格之高令人側目。
幾乎一亮相拍賣會,便會引起舉牌無數,屢屢重新整理價格。
梳理了一下之前做的琺琅器,陳文哲發現,他居然沒有做雍正的琺琅器。
這可不行,他肯定要找一件彷制的。
所以,陳文哲直接挑選了,佳士得2010秋拍的清雍正御製掐絲琺琅雙鶴香爐,予以彷制。
這一件絕對是難得的精品,畢竟它是以12946億港元,創下此類拍品最高拍賣成交記錄。
這一件寶物既然能夠賣出一億的價格,自然是製作的巧奪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