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薄胎難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二十章薄胎難求 (1 / 3)

龍山黑陶分有細泥、泥質和夾砂三種,以細泥薄壁黑陶的製作水平最高。

使用這種細泥製作出來的器胎,胎壁厚僅0.5-1毫米左右。

而最薄的能達到零點一、零點二毫米。

而之所以能達到這種程度,肯定是黃河的恩賜。

就是有著這麼一條母親河的存在,讓齊魯大地上沉積了大量優質粘土,這才為館陶製陶業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之前陳文哲使用河泥燒製過朱泥小壺,也用黃河泥燒製過蛐蛐罐, 現在又用到了這種黃河紅泥。

就是有著這種紅膠泥,才給齊魯製陶制瓷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紅膠泥這種泥土,質地純淨細膩,土質密度大。

製作龍山黑陶,就是取材於純淨、細膩的紅膠土。

後經過水力和風力的衛刷和揚棄, 從而成為一種純化的“漂漬土”。

其中含鐵量和含鹼金屬氧化物較高,以致使它在製作成形中,達到薄而堅的程度。

在處理這種泥土的時候,需要勻和、沉澱、起胎。

之後才是拉胚成形、壓光、書畫、雕刻等一系列精細的手工操作。

最後裝點、封窯、燒製而成。

這樣燒製而成的黑陶,其胎質極為細膩,給人以柔滑溫潤之感。

當然,器壁肯定很是單薄,具有欲吹即透之功。

如果燒製的成功,最後蛋殼陶表面特別光亮,尤如明鏡一般,質地更是非常堅硬,令人視之如鋼。

不僅如此,它的質色分為烏黑、銀灰、橙黃三種。

其色調有深有淺、有濃有淡。

依不同器物各類特點要求,而增減其不同色度,最終形成各有其色而色澤適度。

所以,想要製作合格的蛋殼陶,必然要有合適的胎土。

陳文哲也不著急製作,所以在研究蛋殼陶工藝和蛋殼瓷工藝的時間,他就等待著國內發過來的合格材料。

反正他在這期間也不會閒著,要知道, 製作蛋殼陶也不過是他製作汝窯瓷、琺琅彩、唐三彩、中華紅、普通銅紅釉瓷器過程之中的小插曲。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