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曲中之《大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曲中之《大韶》 (2 / 3)

這所有的因素, 都決定著陶器的最終命運。

“蛋殼陶”是我們先祖,在遠古制陶業中的代表作。

可謂曲中之《大韶》,被譽為“四千年地球文明最精美的代表”。

遺憾的是,或因工藝過高、技術太難,或因青銅器的興起,或因歷史未能明示的其他原因,“蛋殼陶”在龍山文化時閃亮登場,獨領風騷1000年,至嶽石文化時卻倏忽不見了。

這種頂級工藝,仿製起來困難,稍有疏忽就有可能失敗。

但是明代成化時期,確實仿製成功了一批。

當然,因為不是陶器的原因,加上技術進步,燒製的成功率還算可以,要不然到現在也不可能傳世之物都有三件。

少見,難仿,器型稍大,跟明代不同,這些就是認為一件工藝精湛的薄胎杯是贗品?

所以,這樣的鑑定結果,很多人都是不認可的。

在當時的現場觀眾之中,就有一些專業人士,直接諷刺那位專家也是假的。

認為他說的根本不對,因為那件杯子根本就不是暗刻,它是用銀畫的,上面是一層白釉。

那位專業人士直接表明,他本人就有四個,還有兩隻甜白釉暗刻款的。

原來陳文哲不懂,就是看個熱鬧。

而此時他想到這件事,自然是也想到了問題的關鍵。

還有,那位專業人士說的杯子,也就是他收藏的杯子,其中另外兩隻居然是明成化鬥彩暗刻龍紋雞缸杯。

這樣的一位收藏大家,你要說他胡說,那你真是沒睡醒,說的夢話!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很多人認為是真品,因為認為明成化瓷胎及透明白釉,現在無法做。

幾百年氧化包漿產生的微細橘紋和油脂潤,誰能製作出來?

之前陳文哲是很贊同這一觀點的,但是現在不一樣了,因為他能做出來。

還有,很多人認為,現代仿品怎麼能和真品相比較?

如果是80年代仿品,其龍紋暗刻就有很大問題。

一般現代新仿,刻工呆板,龍紋不生動,且用手摸能感到有粗糙感。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