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七百六十一章沒想著總是撿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六十一章沒想著總是撿漏 (2 / 3)

看到我們的奧運健兒,就會想到榮譽、驕傲。

看到路邊行乞的乞兒,就會聯想到憐憫、貧窮。

看到觀音菩薩,人們最自然的聯想就是慈悲二字。

這也是“男戴觀音”的解讀之一,男人戾氣過重,請一尊觀音佩戴,可以平心靜氣,磨滅戾氣,謙和自省。

而在翡翠等質地的堅硬的東西,其表法雕刻創作中,閉著眼睛的觀音,更是代表不捨六道,對眾生的憐惜,同時又不忍睜眼看到眾生的苦楚。

在大多數翡翠的觀音牌中,觀音的眼睛,都處在剛剛睜開的狀態。

這肯定是因為翡翠硬度極高,雕刻全睜的眼睛,存在困難,且並不好看。

之後,這樣的普通雕刻技法,就發展成了一種雕刻表法。

而且還有各種解讀,睜開二分,閉上八分,二分觀外、八分觀內,常觀己過,不盯人非。

謙恭自省的寓意,暗合佛家至理,這樣的觀音牌更是吉瑞佑身!

如果是觀音擺件,跪拜抬頭的那一剎那,正好看見菩薩低垂雙目也在看著你,更是會有一種被祝福的滿足感,所以翡翠雕刻中這種二八表法是最常見的。

甚至還有禪境表法,佛家坐禪講究“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的停止狀況。

半睜著眼睛,也時刻提醒修行者不要昏睡偷懶,要努力前行。

所以在製作時,雕刻師傅也喜歡採用這種半睜半閉的形象,代表菩薩進入了“禪境”,更具深意。

這種種解讀,你要好好想想,不是扯犢子嗎?

可是,不管你怎麼說,睜開眼睛如果更好,那誰不想這麼做?

你得做夠好,有那個自信,才能讓佛像睜開眼睛。

老張守住了本心,不賣就是不賣。

而陳文哲也遵從本心,重新走入了古玩攤位之中。

現在市場之中的古玩,質量確實是好了,只是一眼看過去,就看到了不少老瓷,可惜都是民窯的東西。

稍微詢問價格,最便宜的也大幾百,而那還都是損壞了的,不是有裂,就是露底。

這樣的東西,陳文哲自然不會要,除非工藝十分特殊,或者十分精湛。

可惜,這種民窯的東西,很難出現工藝精湛的作品。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