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堵在門口撿漏的價格,能出什麼高價?
想明白了這一點,老張更是快步如飛!
“老闆,不要急著走啊,我給你二十二萬,轉手就賺兩萬啊!”
“我出二十三萬,看看東西,如果東西真好,價格還可以更高!”
老張停下腳步:“你們知道一件近代大師的作品,才值多少錢嗎?”
“近代大師的作品?白瓷的大師就那麼幾個,他們的作品大點的也值個十幾萬吧?”
“代表作,也就是精品,可以值個三五十萬,我是說像你手中這樣的小件!”這一位更有誠意。
“那陳老闆的作品,你們就認為達到近代大師的水平了?”老張詢問道。
“哈哈,那要看開眼的情況,誰不知道陳老闆的畫龍點睛技術,有多麼神奇?只是因為這一點,他的作品就比得上近代大師的水平!”
老張一愣,接著反應過來。
比得上大師的水平?那不是說,他剛才賣出的那件瓷塑盆梅,變相的回來了?
那件瓷塑最少值三十萬,那不是說,他手中的這兩件觀音像,最少也值三十萬?
操作的好,也許能更高?
有了這種想法,老張更不著急出手。
以後就算要出手,也要弄清楚了真實的市場行情之後再說。
想到那雙慈祥的眼睛,救世觀音啊!
還有看到那雙眼睛之時的第一感覺,慈悲?憐憫?
救不救世,老張不知道,他就知道開眼是件麻煩事,一般人做不好,所以就有很多造像,都是眯著眼睛的。
救世的說法,到底準不準確,其實可以透過幾個觀點來尋找答案。
老張怎麼也是出自德化瓷都,他們那裡誰還不能說出一些造像的特徵?製作手法?
他是做這一行的,雖然不會製作,眼力更加不行,但是總是知道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他更加知道,說到佛像的形態,就不得不說到“表法”這個詞。
這是一個佛教用語,對於“人物表法”,通俗來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意思。
舉幾個生活中例子:看到穿警察制服的人,就會聯想到安全、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