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方天前世,一個五歲的小盆友搶到一顆棒棒糖就可以滿足,但七歲的時候一顆棒棒糖,還可以滿足嗎?然後十歲、二十歲、三十歲、五十歲……
希巖的情況與此一般無二。
隨年月推進,萬般無奈與沮喪之下,這位九級的魔法師先生想到了自己從六級晉升七級的情況,然後咬咬牙,祭起了舊日法寶,重操故技,再一次地走進了卡拉多山脈之中。
看到這裡,方天就搖了搖頭。
置之死地而後生,確實有一定的參考意義。破釜沉舟之後,再無路可退,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可以激發出身心全部的勇氣與力量,但如果有人真以為這是萬能法寶,那可就想錯了。
置之死地,其後續發展,確實有生了,破釜沉舟,其後續發展,確實有勝了。
但這樣的比例,少得可憐,而且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真被逼到這樣的環境下,拼死一搏,那也是沒辦法的事。而如果主動地想依靠這種方法去超越……
置之死地,多半就真的死了,破釜沉舟,那也多半就真的沉了。
可一不可再,可再不可三。偶爾作死一次的人,未必會死,但若持續作死,就是神仙來了,也救不得。
希巖這一次的如意算盤,打錯了。
去的時候,是九級魔法師,回來的時候,還是九級魔法師。惟一不同的是,這一次的回返,沒有志得氣滿,而是滿身心的絕望。
應該說,這位閣下當時,是帶著身心兩方面的重創回返的,而且是極其僥倖地回返。
回返後,身的創傷,有神殿方面的治療,慢慢恢復了,但心的創傷,卻再沒有辦法……
再後面的事情,就是方天知道的了,沒有多少新鮮。
掩卷之後,方天獨獨對這一件事感慨著。
感慨於其絕境逢生,也感慨於其在絕境逢生之後,所走上的岔路。其實這岔路,與前面的際遇,是連成一體的,並不能割裂開來看。
而就是這個不可割裂,才是真正地讓方天感慨之處。——有的時候,你成功了,但這個成功的延續,卻在導致著你下一步的失敗。
用個簡單的形容來說,就像一個關卡,你需要用一個特定的方向、一個極大的力量,才可以衝過去。
真的衝過去了,成功了,你便以為這個方向,這個力量,是正確的,是需要保持的,於是一直有意無意地持續著,然後遇到下一個關卡,衝上去……
結果就是,掛了。
在南方的時候,吃水果都能上火,這時,就要喝菊花、野菊花茶,喝金銀花茶,喝薄荷茶,喝苦丁茶。到了北方,有時,連吃羊肉喝烈酒都不能抵禦那嚴寒,這時,若再喝茶,就要喝薑糖茶,喝參片茶。
還是那句話,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可是喝茶簡單,就算不知道的人,一聽之後,也就知道了。
而生活,而修行,而太多太多的事,遠不如喝茶這般簡單明瞭,許多時候,根本就不知該如何選擇。再則,茶可以輕易地換,可是一個人的喜好、長期培養下來的習慣,尤其是那些成功經驗在身心上留下來的積澱,很難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