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從內容上來說這首小詩的後面幾句完全是湊字,明明縮成一句“魚戲蓮葉東西南北中”就好了嘛,偏偏囉囉嗦嗦了那麼長,但是讀起來,還是很有感覺的。
詩有感覺,而詩中描寫的東西,就更有感覺了。
每年清明前後,荷葉開始出水,然後從娉娉婷婷,一路長到鬱郁森森,其時,卻正是暑熱開始來臨的時候。炎陽增暑食無味,咋辦?
依水傍荷的人這時就有福了。
取魚邊荷,取荷間魚,荷葉開水焯透或略作蒸煮,把處理好的魚一包,弄成個包裹,然後不管是置於蒸架還是蒸籠,蒸熟之後,便是清香滿屋。
魚的嫩,荷的香,組合在一起,便成了一道暑熱中的清涼。
這是荷葉烤魚。
松針烤魚卻是住於松林邊上的人家,將凋落的松針收集起來,作為柴禾,小火燻烤著置於其上的魚,燻烤得法的話,其魚質不老不嫩,不膩不澀,一口咬下去,熱氣伴著鮮香,撲鼻入腹,饞人肺腑。
香茅草與薄荷烤魚與此兩者也大抵類似,香茅是作為草繩捆在魚身上,薄荷卻是作為“綠玉片”嵌在魚身上,烤制之後,前者悅鼻,後者爽口,都是各有風味,各具擅場。
此際,方天卻是取的竹葉,取的竹筍,取的竹節,作為烤魚之輔。
竹葉自是用來生火,而竹筍,卻是經過一番熬製,取得筍油之後,作為筍脯,包在魚上,然後置於竹節上,入火慢慢燻烤。
在烤制的過程中,方天則時不時地,把剛才製得的筍油,噴灑在魚上。
如此這般,還沒待烤熟,一股奇特濃郁的香味,便在此間,幽幽透透地散發了出來。
小loli早就忍不住下了她的小草床,蹲在烤架前,三番五次地嗅著鼻子,嗅著嗅著,最終還是忍不住地問方天:“哥哥,怎麼這麼香?”
“你餓了,所以才會覺得香。”方天道。
“哦。”小loli應著,卻抬起頭來,向著方天一吡牙,表示對這種欺騙性回答的不滿。
方天哈哈大笑。
未幾,十來條魚全部烤好,那也沒得說,開口動吃就是。
浸著筍油烤透的魚,飽滿,鮮嫩,奇香無比,被取了筍油卻又經過烤制的筍脯,綿綿軟軟的,吃起來,卻又有著異常的嚼勁,兩者搭配起來吃著,那感覺。無法形容。
在無法形容中硬要找出一個形容,只能說,此味只應天上有,人間確實不多聞。
兩人開懷大吃。結果最後,方天吃了一小半,小loli卻吃了一大半。
“你就不怕撐著?”吃完之後,方天笑問著小loli。
“哥哥,你做的好吃嘛!”小loli小臉微紅。帶著羞意的扭捏。
若只是作為一個美食家,這個世界,這個地方,簡直就是一個黃金之地啊,各種佳食良材,山水平野叢林間,俯仰都是。方天淡淡感嘆著。
吃完之後,自是休息。
方天讓小loli挽著他,在這一片地域,以一個法師的方式。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