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就是我齋請萬僧,佛祖保佑我福壽安康,不信你看我這簿子,哪年哪月哪日哪幾人,記錄的清清楚楚。
我都付出這麼多了,八百里外的佛祖菩薩,總該保佑我了吧?
這種交易理念,不能說是錯的。
至少對於華夏人而言,這甚至是非常的正確,神仙提供庇護,凡人提供香火信仰,神仙不再提供庇護,凡人自然也就不會給予半分香火。
畢竟,誰賺錢都不容易,倘若知道錢是白扔進去,傻子也不會願意的!
如果是曾經的玄奘,或許會覺得寇員外不夠虔誠,如今卻覺得,這本就是一種互惠互利的獨特生態。
神仙需要這種生態,凡人也需要。
至於虔誠的信仰,那需要更多的方式去引導,至少人家禮敬了,你把齋飯吃了,不能一句“不誠”輕飄飄揭過。
另有一點,便是這幾日在銅臺府四處閒逛,發現本地百姓並非人人向善。
且不說向善,刁鑽的隨處可見。
有鑑於此,玄奘請寇員外把法會舉辦的更大一些,對更多人宣講佛法。
先前在青龍山玄英洞,得闢寒三兄弟的提醒,玄奘發現自己的佛法,頗有些曲高和寡,不適合在百姓中宣揚。
此後一段時間,一直在修改。
如今當著眾多百姓的面講法,既想要渡化本地百姓,也是一種實踐嘗試。
萬事開頭難。
即便是玄奘,一開始也有些磕巴。
好在他的佛法修為極高,對於佛法的領悟也是極高,根據百姓的表情做出修改,兩三個時辰後,說話已經非常的通順,絕無任何磕巴之處。
一連宣講三日,玄奘先後講了《孔雀經》、《金剛經》、《法華經》,只說的天花亂墜、地湧金蓮。
以神通術法而言,玄奘只會一些尋常的凡人武藝,算不得什麼。
如今這等恢弘場景,完全是因為自身感悟極為高深,修為境界遠遠超過這具凡人軀體,已然要脫胎換骨。
講經三日後,玄奘告辭離去。
寇員外知曉這是聖僧,本打算禮敬數月,最好能禮敬十年八年,藉著聖僧的能力渡過一切外來的苦難。
但靈山就在眼前,內心的法也已經圓滿,玄奘怎會在此地繼續停留?
三日講經說法,算是報答寇員外的齋請,雙方互不相欠,再無任何因果。
……
離開銅臺府,走了四五十里,天色將晚,烏雲壓頂,需要找地方安歇。
孫悟空四下一看,發現了一處遠遊之人的休憩寶地——破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