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到了三四十年太子,那便是你不死我死,必須要死一個。
六七十年太子,我沒見到過,如果有的話,只能說一切都已經習慣,已經在想著該如何安享晚年了。
神仙壽命雖然長,但時間的煎熬並無太大區別,忍了這麼多年,早就已經習慣了,那就接著繼續忍吧!”
“老君,三藏真經有用麼?”
“那要看從什麼角度來說,至少西行這一路上,確實降服了不少妖孽。”
“哼!那本就是靈山養的妖精!”
“佛法東傳,文化交流,思想能夠碰撞成什麼樣,還要看玄奘的領悟。”
“希望玄奘能領悟些有用的!”
歷史上的玄奘雖然取回真經,並且在天竺一對五千大獲全勝,但回來之後創立的法相宗卻只傳了三四代。
沒辦法,太難了!
禪宗的頓悟聽起來難,法相宗的難度卻是幾十幾百倍。
玄奘那等根性深厚的,自是可以領悟相關佛法,根性不夠的,必然是積累深厚的高僧大德才能領悟一二。
可如果有高深積累,便說明接觸過佛法,十有八九是別的宗派的,且地位非常高,又何必去轉投法相宗呢?
曲高和寡,難有領悟,難以傳承。
不過雖然法相宗斷了傳承,但思想是不會被徹底抹去的,相關的思想會融入到別的宗派,永久儲存下來。
類比的話,正常人應該是從羅漢拳韋陀掌一路向前,待到擁有根基,再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合適的道路。
擅長指法就學拈花指,擅長掌法就學般若掌,擅長兵刃就學伏魔杖法、破戒刀法、大文殊杖法……
玄奘的思想,就是易筋洗髓經!
這玩意兒雖然厲害,沒有根基的哪能領悟?最終也不過是束之高閣。
雖束之高閣,但這東西確實非常的厲害,儲存下來,留給未來根性深厚的弟子,或者想辦法簡化,削弱入門的條件,都是不錯的選擇。
這一點,金系少林做的很不錯!
少林七十二絕技,一直都在發揚創新,從未有過半分懈怠。
天龍時期誰也練不成的易筋經,笑傲時期已經可以修行,甚至連令狐沖這種不懂佛法的都可以隨意修行。
倘若玄奘能夠做到這些,把曲高和寡的易筋經變得不那麼曲高和寡,至少對於文化交流而言是一件好事。
呂雲澄心中浮想聯翩,而被呂雲澄惦念的玄奘,已經到了天竺國。
天竺國是一處大國,並非是比丘國祭賽國那種小地方,擁有眾多城池。
深秋時節,玄奘師徒到了玉華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