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想要找藉口問責,可文殊菩薩把事情辦得著實圓滿,沒得問。
把實情告訴國王又能如何?
他敢抑制佛門不成?
能把你扔進去三年,就能再扔進去三年,下次可沒有大明聖僧救人了!
不想被扔進去,就乖乖上供吧!
孫悟空嘆了口氣,玄奘對此也有些微詞,他們希望齋僧供奉是真心,而不是因為恐懼菩薩們的神通。
如此作為,和強盜有什麼區別?
也就是玄奘走得不遠,等他到了靈山腳下鎮海禪林寺,就會發現強盜與和尚共用寺廟,前面殺人分贓,後邊阿彌陀佛,那可真是分外和諧。
文殊菩薩帶著獅猁離去,祂此番算計確實圓滿,但卻忽略了一點實情。
烏雞國國王恐懼菩薩神通,確實不敢對佛門稍有不敬,但卻也因此失去了奮進之心,每日花天酒地擺爛。
而隨著玄奘西行,一路之上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艱險之地盡數掃平,妖魔鬼怪盡數降服,給了寇仲進兵之路。
寇仲先是御駕親征,一舉蕩平突厥薛延陀吐谷渾等邊塞部落,稍稍休整過後,又讓呂明飛繼續帶兵前進。
與此同時,嬴政也派兵出擊,東勝神洲和北俱蘆洲,兩路大軍如同鉗子一般夾擊出手,攻滅了數個國度。
雖說每佔領一國,便需要一段時間安撫教化,也需要休整兵馬。
但三年之後,仍舊打到烏雞國。
由於烏雞國國王故意擺爛,獅猁留下的家底盡數敗光,呂明飛大軍打入宮牆之時,他還在欣賞宮女歌舞。
面對沾著鮮血的瀝泉槍,烏雞國國王不僅不懼,反而肆意的譏諷嘲笑。
“你們打贏了我如何?你們攻佔了烏雞國的領土又如何?
哪天走在大街上,踩死只螞蟻,或者打死只蚊子,便可能因此冒犯了佛祖菩薩,被人丟到井裡三五年。
什麼特麼金口玉言的國王,不過是神仙們肆意玩弄的寵物,想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勵精圖治有個屁用!
你們笑我花天酒地不知勤勉,我笑你們單純天真蠢笨如豬,反正也不過是螻蟻,為何不多多享樂快活?
上酒,快給我上酒!接著奏樂,接著舞,我成了俘虜,就不能賞舞麼?”
呂明飛冷笑道:“無知昏君!”
這兩路夾擊的大軍,嬴政已經得證人皇之位,豈是可以隨意碰瓷的?寇仲統領東勝神洲,誰敢隨意放肆?
統兵進攻的呂明飛,是呂雲澄的親兒子,不說能不能成功碰瓷,成功了又如何?不怕呂雲澄大鬧靈山?
話雖如此,但還是那句話,拳頭大了才能講理,倘若呂明飛沒有這般渾厚背景,怕是早就被扔井裡了!
烏雞國覆滅的時候,孫悟空心頭生出幾分感應,除了活該再無他話。
至於這“活該”說的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