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離恨天兜率宮,呂雲澄還未開口,一股清氣直接吹了吹來,把呂雲澄從離恨天吹到了方丈島。
想原劇情中,金銀童子五件寶物。
經過呂雲澄這麼一摻和,只拿了一把燒火扇子回去,著實有些悽慘。
不過這事也怪太上老君,誰讓祂有一倉庫寶物卻偏偏不使用的!
紫金葫蘆盛放丹藥,玉淨瓶用於盛水,幌金繩當褲腰帶,芭蕉扇用於燒火煉丹,七星寶劍牆上幹掛著。
除了芭蕉扇,都是寶物蒙塵!
……
過了平頂山,前方是烏雞國,在這裡設立劫難的是文殊菩薩的獅猁。
文殊菩薩是精通人性的和尚,三句話讓烏雞國國王……啊呸,是精通碰瓷的和尚,早就把因果盡數算好。
大約在三年多前,由於烏雞國國王好善齋僧,文殊菩薩奉佛祖命令,來度國王歸西,早證金身羅漢。
倘若文殊菩薩顯示出菩薩法身,烏雞國國王自然不敢怠慢,可祂變作尋常僧人,故意以言語詰難,惹得國王勃然大怒,把祂浸在水中三日。
如此一來,便生因果。
你個凡夫俗子,把堂堂文殊菩薩浸在水中三日,派遣獅猁把你泡在水中三年,也算是有因有果,合乎情理。
至於合乎的是什麼情理,拳頭大的就是情理,否則讓文殊菩薩試試,能不能把大明皇帝寇仲扔井裡。
龍氣反噬,開玩笑的?
那可是東勝神洲之主,大明帝國的開國皇帝,能隨意教訓的唯有呂雲澄。
因為呂雲澄是他師父,師父教訓徒弟天經地義,別的都能催動龍氣進行反噬,修為越高反噬越大!
整個東勝神洲的因果,任憑何等高深修為,也必須付出代價。
只能說烏雞國就是個小國,在大明也就相當於一州之地,沒能聚起多少龍氣,又被惡意碰瓷,自然難以抵抗。
否則龍氣反噬,因果牽連,縱然文殊菩薩可以承受,獅猁也承受不住!
國小民弱,而且西牛賀洲本就被佛門掌控,自是隨便欺負。
最關鍵的是,這三年裡,烏雞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獅猁又被騸過,不能人道,三宮六院無一人受害。
烏雞國上下都稱國王賢德,國王回來之後,直接蕭規曹隨的擺爛,也能支撐三五年,他簡直是賺大了。
至於那什麼羅漢之位,本來就是碰瓷的噱頭,從來都沒打算給!
自古帝王不長生,大明皇帝都沒有長生之位,你個小小的烏雞國國王就想當羅漢,想的怎麼那麼美啊!
另有一點,便是獅猁變化為道士蠱惑國王,把國王扔在井中。
國王回來之後,對於道門自然會大加鄙視排斥,對於佛門則是會大加推崇供奉,又是一樁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