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劍指一揮,把一塊大石掃的如同鏡面一般平整。
劍氣揮灑,寫下了“尋隱不遇終無緣,遙隔彩雲觀星天。一劍當空又飛去,南山驚起老龍眠”二十八個字。
岐暉瞳孔微微一縮。
若讓他以劍氣在石頭上寫字,倒是可以做到,但隔著這麼遠,以劍指刻寫,那就不行了,更別說做的這般輕鬆隨意。
劍指都有這般威能,若是寶劍出匣,不知會有何等精彩!
“呂宗主,張道長他……”
“雖未見到,卻已得見,見與不見,無甚區別,今日良辰美景,我等論道一番,如何?”
岐暉等的就是這個。
呂雲澄雖然宣稱要創立全真道統,但是自身所學究竟如何,眾人都還沒有見過。
如果只有武功,他們嘴上固然會服,心中卻是絕不會服氣的。
呂雲澄坐在中間那棵大柏樹下,婠婠侍立在側,非常的正經,全無魔門妖女的姿態。
假如宣講道藏,呂雲澄自是說不過岐暉等人。
但呂雲澄一身所學,道門玄功便有數門,其中還有《九陰真經》這等從道藏中領悟出的奇功,以武道夾雜道藏宣講,也頗有幾分仙風道骨之氣。
“武夫之患,在性暴、性驕、性酷、性賊。暴則神擾而氣亂,驕則真離而氣浮,酷則喪仁而氣失,賊則心狠而氣促……”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是故虛勝實,不足勝有餘。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陰陽之候列,變化之由表,死生之兆彰……”
“人徒知枯坐息思為進德之功,殊不知上達之士,圓通定慧,體用雙修,即靜而動,雖攖而寧……”
這些雖然是心法口訣,但大部分都是道藏,沒有真氣路線,只不過配合著呂雲澄的宣講,顯得仙氣飄飄,道韻十足。
有領悟自然很好,沒有領悟也怪不得呂雲澄。
講了一會兒紫霞神功,又講了一會九陰真經,呂雲澄雙手飛速變化,講起了九字真言手印。
道門雖然早有九字真言的傳承,但一來各家道派各有說法,二來少有能把手印化入到武道之中,因此名聲不顯。
獨鑽印、大沖虛寶印、外圓玄印、內八字印、無束縛印、萬神印、八卦印、寶葫蘆印、日月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