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在大宋販賣焦慮> 第一百一十一章 簡在帝心!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一章 簡在帝心! (2 / 6)

於今日的接見,或者說君臣奏對,趙頊是有期待地。

今日他有三個重要的會面,一個是王安石、一個是張載、一個是王韶。

之所以這三個會面是重要的,是因為他帶著期待。

於王安石之期待,乃是一直以來的期待;

與張載之期待,乃是御史中丞呂公著的推薦,稱讚張載學有本原,四方之學者皆宗之,趙頊想要多問多看;

至於王韶就簡單多了,就是軍事上的,王韶深耕熙河,上了一道《平戎策》,提出“收復河湟,招撫羌族,孤立西夏”的方略,撓到了他心下的癢癢。

期待有輕有重,在排序上便可以看出。

張載第一,王韶第二,王安石第三。

領導接見下屬,當然不是第一為便是第一重要,排在最後的也不一定是因為不重視,有時候更可能是親疏遠近的區別。

與張載之會面奏對,如果只是看前半部,大約便是一個標準的君臣奏對,君臣兩個客客氣氣地討論。

趙頊問張載治國為政的方法,張載“皆以漸復三代(即夏、商、周)為對”。神宗非常滿意——也有可能是裝的,嗯……就是裝的。

張載這些話其實不過老生常談,但是符合趙頊的政治需求。

所謂漸復三代,也就是說現如今的狀況與三代相差甚遠,想要漸復三代,那就要要改革嘛。

只要支援改革,那便是自己人!

但具體措施呢……嗯,趙頊沒有問,他大約覺得張載這樣的讀書人,是不大會懂那些吧,問了可能會讓人尷尬。

於是只是確認了張載的政治傾向,趙頊便嘗試提出讓張載去二府(中書省樞密院)做事。

原本他不過是嘗試這麼一提,沒想到張載點點頭就應了下來。

趙頊這才真正開心起來。

之前接見過司馬光,趙頊好說歹說,司馬光就是不同意變革。

趙頊也提出讓司馬光去二府,甚至提出讓司馬光去擔任參知政事,以參知政事的身份,將政事給承擔起來。

——這大約就是讓司馬光當任官府首腦了。

宋朝是個比較神奇的,本來官府最高首腦該以中書令為長官,任首席宰相,中書省僅存空名,與門下省並列於皇城外兩廡,所掌只是冊文、覆奏、考帳等例行公事。

宰相辦公處稱中書門下,簡稱中書,習稱政事堂,置於皇城之內,不再設於中書省。

中書令也不真拜,中書舍人亦為寄祿官,不起草詔命,而另設舍人院,置知制誥或直舍人院以掌外製。

大約就是,本來名正言順的官府首腦的職責,卻被分了出去,然後管事的都是一些不搭界的人,然後以一些什麼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啊、參知政事啊這些職務名頭來管理。

一般來說,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算是真正的宰相了,參知政事算是輔助,但若是皇帝信任,參知政事也可以行使首相之職責。

比如後來的王安石變法,幾乎是權傾朝野,但他腦袋上頂著的不過就是一個參知政事罷了。

嗯……很奇妙。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