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在大宋販賣焦慮> 第一百零二章 王安石來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二章 王安石來了! (2 / 2)

王安石還聽說而在此之前,當時趙頊試圖罷免副宰相吳奎的時候,也是跟張方平商量的。

至於趙頊為什麼對張方平如此欣賞,是來源於英宗。

英宗即位之前就讀過張方平的文章,對其很是佩服,即位之後初見張方平,聽他縱論天下事,脫口嘆道:“學士怎麼可以離開朝廷呢?”

第二次跟張方平談話,英宗甚至覺得之前接觸的宰相大臣都是平常人,說:“聽學士一席話,才知道本朝還是有人才的!”

這些事情是廣為流傳的,否則以王安石對於朝廷的疏遠,是不可能知道的。

只是司馬光為什麼反對張方平為相公,這卻是讓王安石不解了。

在王安石看來,張方平的確是不愧於所謂【天下奇才】的讚許的。

張方平現年六十一歲,比韓琦大一歲,跟歐陽修同歲,他是富弼在應天府學的同學,范仲淹的學生,很年輕時就被譽為“天下奇才”得到范仲淹等人的讚許。

而且他仁宗朝就已經當過翰林學士、知開封府、御史中丞和三司使——這四個職位俗稱“四人頭”,宋朝的宰相副宰相和樞密使副使大多數是從這四個職位提拔的。而進入樞密院和中書,這叫做“大用”。

在仁宗朝,張方平已然“盡歷四職”,只差“大用”了。

而且令王安石感覺欣賞的是,張方平是難得的財政專家,有想法,能推行,有著第一流的創造力和行政執行力。

他第一次做三司使,疏通汴河,整頓漕運,卸任之時,為京城積攢了足夠三年食用的糧食,和足夠六年使用的馬料。

等他第二次到任的時候,由於前任工作不力,京城糧食只夠一年半的馬料才夠一年使用。

而張方平就任之後,不到一年,京城就有了五年的糧食儲備。

宰相富弼為仁宗朗讀張方平的漕運十四策,讀了足足十刻鐘,旁邊的侍衛站都站不穩了,而富弼讀得投入,仁宗聽得由衷讚歎,連連稱善。

富弼說:“這可不是一般的奏疏,它關係到國家財政的根本。”

趙頊想用張方平為副宰相,顯然是為了解決財政問題。這是國家面臨的迫切問題,要帶領國家走出財政危機,張方平是不二人選。

而且令王安石感覺到莫名其妙的是,司馬光為何會反對張方平呢?

按理來說,司馬光應該會支援張方平才對,因為張方平的很多政策主張,其實跟司馬光很接近。

比如,他們都反對官府單純依靠增兵來加強軍力,認為這是徒勞的;他們都主張改善財政狀況,必須從節流入手,而不能一味增收稅費壓榨老百姓。

王安石道:“這是為什麼呢?”

李管家笑道:“據說是因為司馬光說張方平是個小人,而且還拉上已故的包龍圖包大人彈劾張方平的摺子,據說張方平涉及侵佔平民之財,不過這事老奴也不知道,若是老爺想知道,老奴去街面上打聽打聽。”

王安石點點頭:“還有其他的麼?”

李管家點點頭:“倒是有,不過是關於一些年輕人的事情,也不知道老爺感不感興趣。”

王安石還沒有說話,王雱搶著說道:“最近似乎有個叫陳靜安的,似乎很有名?”

李管家哈的一聲:“少爺您也聽說過他?”

王雱點點頭:“聽說過幾嘴,但江寧離汴京城太遠,卻是有些語焉不詳了,你給仔細說說。”

李管家看向王安石,王安石點點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