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大宋要控制西夏的經濟命脈,要做到有一天,一旦大宋對西夏不滿,一聲令下,西夏便要陷入窮困潦倒的局面。
到時候大宋舉兵伐夏,天時地利人和都在咱們這邊了,擊敗區區西夏,不費吹灰之力矣。”
趙頊頗為意動:“此法需得幾年佈局?”
陳宓道:“請陛下給臣三年的時間,趁著這三年的時間,陛下也可以大力整頓軍備,三年後,咱們去西夏王宮賞月。”
趙頊皺起了眉頭:“還要三年……”
呂公著等人說服不了趙頊,陳宓一樣說服不了趙頊。
三年太久,趙頊只爭朝夕。
從治平四年登基,到得這一年,實際上已經過去了足足十五年的時間了,趙頊也沒有太多的耐心了。
正如他們所說,國庫充盈、糧倉裡的糧食都要溢位來了,吏治也是從仁宗時代以後最清明的時候,雖然說上下並非一心,軍隊也並沒有兵多將廣,但趙頊自覺地已經準備充分了,至少大宋朝是輸得起的!
於是,在元豐四年的七月份,趙頊等來了一個天載難逢的好機會。
夏毅宗李涼祚死的時候年僅21歲,他的兒子李秉常繼位時只有8歲,西夏的大權被梁太后及其兄弟梁億埋所掌控。
梁太后是党項化的漢人,為了得到党項人的支援,從各個方面與宋朝作對,尤其是廢除了她的丈夫李涼祚當年推行的漢禮。
到了公元元豐四年,李秉常已經16歲了,但沒有自由、沒有權力,雖然名義上已經親政了,為了奪回失去的皇權,李秉常決定找宋朝作為外援。
他作出兩項決定:
第一,在西夏境內廢除蕃禮,推行漢禮;
第二,他願意把“河南地歸宋”,河南之地,指的是黃河河套平原以南,包括西平府和党項人發跡祖業的定難五州。這個價碼就有點高得嚇人了,李秉常為了皇位,為了生存有點瘋狂了。
結果,李秉常被他老媽梁太后趕出皇宮,關押在皇宮七里外的木砦裡。
李秉常再怎麼胡鬧,他好歹也是皇帝,在西夏,皇族和後族爭權變得非常慘烈。
李秉常在七月被關押,在同一月份裡,趙頊就積極進行了戰爭動員。
集中包括熙河路在內的西北軍團的所有力量,分五路伐夏:
第一路,由熙河路、秦鳳軍總管李憲率領,步騎3萬加上吐蕃董氈的3萬騎兵,攻擊目標為蘭州、靈州,如果靈州被友軍攻取,則目標改為涼州。
第二路,由鄜延軍種諤率領。鄜延軍9將54000人,另加東京禁軍7將39000人,總計93000人,出陝西攻米脂,取夏州,目標是懷州。
第三路,由宦官王中正率領河東軍,步騎共計6萬人,民夫6萬,馬2000匹、驢3000頭,另加民夫5萬人作為後備。先攻取懷州,後渡黃河,進入西夏腹地。
第四路,環慶軍由高遵裕率領,蕃、漢步騎共87000人,民夫95000人,目標是靈州。
第五路,涇原軍由劉昌祚率領,由51062名步兵,5000匹組成,目標是會同環慶軍攻取靈州。五路西征,全軍總計35萬人,民夫20萬,全加起來共有56萬人左右。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