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在大宋販賣焦慮> 第三百二十七章 早有預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二十七章 早有預料! (1 / 2)

當一個國家的戰爭機器啟動之後,整個系統便沒有能夠清閒的,即便是與軍隊、糧草、徵兵無關的吏部,也頓時忙得不可開交起來。

當戰爭打起來的時候,對於各地的官吏的管控,也是一項大工程。

有官吏徵兵出色的,也給與嘉獎, 有官吏藉機搜刮貪汙受賄的,得進行處罰,有臨陣脫逃的,要將其抓捕審判,有以身殉國的,要想辦法給與追認……這些都是堅定戰爭信心的事情,一件也是疏忽不得的。

實際上,陳宓從趙頊決定要打之後,便開始忙碌起來了, 他沒有辦法改變趙頊的想法,但可以經過多方籌謀,儘量給戰爭創造更好的機會。

所以,陳宓對熙河路、延慶路、秦鳳路等幾路靠近前線的官員進行調整,換上了更加精明強悍的官員過去,儘量給軍隊創造更好的後方,有這些精明強悍的官員在,至少軍糧籌措運輸,以及後方穩定的問題會被解決好,儘量保證,如果戰事除了問題,那一定是戰之罪!

對於陳宓的動靜,趙頊也是有所耳聞,在佈置完軍事的事情之後,閒暇下來了,也會與陳宓聊一聊,問問陳宓的所為何事。

陳宓解釋道:“所謂大軍未行,糧草先行, 戰爭是一項非常系統的工作,文治武功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臣不懂軍事,但知道該如何給前方以支援。

前方軍隊在大戰,後方的官員一定不能拉後腿,那麼先行整頓好文官,才能夠保證不出紕漏。”

對於陳宓的說法,趙頊雖然認可,但並沒有說什麼,在他看來,大約重點還是在軍事上,至於官員的調整,或許只是錦上添花罷了。

不過陳宓也不在意,他只管做他職責之內的事情,至於職責之外的事情……他想管也管不上,不過好在改制之後,吏部也不是全然對軍隊插不上手, 因為改制之後,關於武官吏選試、擬注、資任、遷敘、蔭補、考課之政令, 封爵、策勳、賞罰、殿最的職權也在吏部。

所以,陳宓這個吏部侍郎,也是吏部現在實際上的首長,是有一些發言權的,不過籌建的時候還是以樞密院為主,但等戰爭之後的賞罰,陳宓卻是握有大權的。

關於五路伐夏之事,陳宓心中是有一些計較的,在他的記憶之中,此次伐夏,大宋會敗得很慘,所以,他肯定是要事先做一些準備的。

雖然說現在的大宋比起歷史上的那個大宋要強盛不少,但強只在於富裕程度以及吏治,軍隊的強弱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不同。

此次趙頊親自主持這場滅國之戰,他身邊再也沒有王安石這樣的智者掌控,他壓上的籌碼,不僅僅是軍隊的數量,而且包括熙寧變法來的所有家底。

但是五路大軍西征,不是一個統帥,而是3個主帥,李憲、王中正、高遵裕,2個太監,一個外戚,王中正節制種諤,高遵裕節制劉昌祚,而軍中宿將種諤、劉昌祚竟然沒有自主權!

實際上王韶與郭逵才應該是統帥的最合適人選,但此時王韶已經病死了,而郭逵是註定不能用,儘管他把交趾殺得如何的落花流水,回國後照樣被貶謫。

陳宓關於領帥之事曾發過建議,建議讓郭逵帶領,但沒有說幾句,便被呂公著給懟回來,看趙頊的意思,也並沒有啟用郭逵的意思,陳宓便也不多說了,只是對於此次的戰事也不太抱著太大的希望了。

果然,仗打起來了之後,接踵而來的壞訊息便充溢了陳宓耳中,陳宓偶爾見到趙頊,臉色也是越來越凝重,偶有欣喜,但越是往後,便也越來越是失望。

九月二十五日,前方訊息傳來,種諤的鄜延軍在九月十五日祭旗,二十四日出綏德,沿無定河北上,按原計劃攻打米脂城。

在米脂城下,種諤連續攻打了三天,米脂城巋然不動。

可是西夏的後黨大將梁永能帶領8萬人援軍殺到了。

種諤以9萬人對8萬人,面背堅城,身在敵境,毫無半點優勢。

九月二十七日,天降大霧,梁永能率領8萬鐵騎,決定在凌晨進攻,一舉覆滅宋軍,在接近米脂城的一處山谷裡,夏軍遭到了宋軍的伏擊,經過6個小時的激戰,夏軍依然不能擊潰宋軍,在西夏人困馬乏之際,種諤親率軍攻擊,四面八方的宋軍像潮水般湧來,疲勞的夏軍再也堅持不住了,党項人“奔喪兩道邊”,“血染銀川為之盡赤”。

鄜延軍追殺20餘里,斬首8000餘級,奪馬5000匹,俘獲西夏樞密院都按官麻女赤多哥等7名將領。此戰獲勝後,鄜延軍準備攻城,但米脂城開門投降了。

種諤奪取米脂城、銀州、夏州,逐步推進。

十一月初,進佔麻家坪,八天後,攻取鹽州,可天降大雪,軍隊沒有禦寒的衣服,糧草也不濟了,雪後清點,減員五分之一,即使這樣,鄜延軍依然向白池、靈州方向攻擊前進。

熙河軍團從蘭州出發,東進女遮谷,在女遮谷擊敗西夏軍隊,繼續向天都山進軍。

十一月上旬,西夏集結數萬精騎,與熙河軍團在天都山腳下野戰,沒有懸念,西夏人前鋒被殲滅,只逃出了後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