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我在大宋販賣焦慮> 第三百一十一二章 風雨!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一十一二章 風雨! (1 / 3)

熙寧四年十二月份。

監察御史張戩向趙頊上了彈章,彈劾王安石,因為張戩發現有百姓因為要逃募役法自殘身體,因而向趙頊奏請停止募役法這等害民法。

張戩是個很正直的人,少年時候便很老成,是個很早熟的人,從小就不喜歡為了科舉而去讀書, 認為那是很沒有出息的事情,但後來被親大哥張載和父親勸導,才去參加了科舉。

後來中了舉,被外派去了蒲城,代理蒲城知縣,瞭解到這個大縣百姓性情強悍,好爭意氣, 鬥毆、訴訟、偷盜、搶劫行為比起臨縣都要多。

按照一般的做法,自然是採用嚴苛的法律禁令加以懲治, 但張戩畢竟不愛一樣,經過調查,他發現嚴刑峻法是沒有用的。

他覺得,用嚴刑峻法約束人,只能約束一些原本就好的人,但對於一些作奸犯科之徒,他們依然會投機取巧,甚至是變本加厲,越發猖撅。

所以,張戩從治本上下功夫,他開始放寬禁令條例,然後懇切教導,讓人民理解逞兇使氣違紀、犯法, 損人利己,甚至兩敗俱傷,正大光明的人決不為此的道理。

有人爭訟到了縣庭,他必根據道理,深入剖析是非曲直、禍福利害,使人不犯法違令。

他經常召集父老諄諄勸說,讓他們教導子弟讀書明理,自省過失,勤勉奮發,進取向上,羞作下流敗德的事;

又製備“記善薄”,凡百姓有小小的善行,即時予以登載,用以鼓勵人民。

他還仿效兄長任縣令時的做法,捐獻薪俸,具備酒食,於每月的良辰邀請邑之高年,聚會縣衙,嘉勉慰勞,讓他們的子弟陪伴侍奉,以此教導敬老之道。

僅幾個月,很多人深受教育, 孝悌禮讓, 風俗大變, 獄訟頓減,收到了極好的社會效果。

這樣的一個人,對於募役法造成的後果,自然是深惡痛絕的,甚至都沒有去找他的兄長張載好好地商討一下,是不是該用什麼法子調整一下。

張戩上書造成很大的影響。

朝野之間頓時一片譁然。

因為在很多人眼中看來,這不是尋常的彈劾,因為張戩是張載的胞弟,張載身為變法派的中堅力量,他的親弟弟卻主動抨擊變法,這意味著什麼?

難道是變法派的兩個大佬開始有了裂縫?

一時之間,有許多的人趁機上書彈劾王安石,令得王安石十分的狼狽。

在這個過程之中,王安石詫異地發現,以往十分信任他的王安石,竟然也讓他去調整募役法,使其減少擾民。

王安石十分的憤怒,被趙頊敲打之後,憤而選擇了告病不上朝。

崇政殿。

趙頊冷著臉問道:“王師傅又告病了?”

“是,老奴使人去王府探望,王雱公子說王師傅頭疾復發,無法理政。”

馮懷恩趕緊道。

趙頊的臉色更冷了幾分,帶著引而不發的暴風雨。

“張師傅呢?”

馮懷恩趕緊回道:“張師傅倒是天天到崗,不過張師傅的身體的確是不太好,老奴有時候與張師傅接觸,身上竟是隱約有藥味,看他臉色,更是相當的差,老奴勸了幾回,說讓他好好地休息,張師傅總是不肯,說是身兼大任,不敢有一日懈怠。”

趙頊的臉色緩和了下來:“張師傅的確是嘔心瀝血啊,還有靜安,在江陵府是幹得真好,還有張御史也是仗義執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