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花聽後十分興奮,認定張獻忠藏寶就在石龍和石虎附近。
他拿出身上珍藏的半張藏寶圖,在山上進行比對,企圖搶先找到藏寶地點。
李叫花在山上來回找了幾天,無法確定哪裡是圖上暗示的藏寶地點。
他注意觀察考古隊,看見官兵每天在石龍和石虎附近的山坡上打洛陽鏟,挖探溝,忙忙碌碌,卻沒有多少收穫。
李叫花走到後山一個石洞門口,拿出藏寶圖仔細分析研究。由於只有半張圖,地形和圖案總是對不上。
李叫花在洞口坐了一陣,準備起身離開。
突然看見洞裡靠石牆的地方,塑有一尊張獻忠的站立像,塑像下面還有未燃盡的香蠟和紙錢灰燼。
李叫花忙走過去,在塑像前磕頭作揖膜拜。
重陽節後,九月十八日是張獻忠的生日。李叫花去鎮上買了燒酒、燒雞、香蠟和紙錢,帶到山洞裡給大西王慶生。
李叫花點燃香蠟和紙錢,一邊磕頭作揖,一邊口中唸唸有詞。
請大西王指點我,儘快尋找到您老人家埋藏的財寶,以便資助反清大業,趕走滿清韃子,為大西王報仇雪恨。
剛祭拜完畢,起身準備離開。
突然一個人走進來,從籃子裡拿出滷菜、燒酒,點燃香蠟和紙錢,對大西王塑像俯首跪拜。
李叫花一看,此人有點像好友劉自強。
洞裡光線較暗,李叫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再定睛細看,正是劉自強。
李叫花吃了一驚,又滿腹懷疑,罵一聲:“劉自強,你龜兒子到這裡來幹什麼?”
劉自強見是李叫花,同樣吃驚不小。
李叫花和劉自強再次互相打量,那眼神彷彿是兩個初次見面的陌生人。
兩人互相試探:“你怎麼也來拜大西王?”
畢竟是老朋友在這裡相遇,又各自帶有酒菜,李叫花把劉自強拉到洞門口的一塊石頭邊,將兩人帶來的滷菜、燒雞擺到石頭上。
倒滿兩杯酒,兩人坐在石頭旁互敬互勸,三杯酒下肚後,劉自強講述了為大西王慶生的緣由。
劉自強告訴李叫花,自己的先祖是張獻忠的義子劉文秀,早年追隨張獻忠到四川,建立大西國後,受封為撫南將軍。
張獻忠死後,劉文秀率大西軍餘部數萬人撤退入雲貴,聯合南明一起抗清。
劉文秀去世前,拿出珍藏的半張藏寶圖,告誡子孫“永不降清”。希望子孫將來去四川取出大西王藏寶,用來資助反清復明的武裝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