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獻忠腹背受敵,見成都無險可守,便決定放棄成都,進行戰略轉移。
可是,張獻忠經過多年征戰,府庫中裝滿了鉅額財寶,不能白白留給敵人呀。
張獻忠在離開成都前,秘密派心腹將金銀財寶分成三部分,一部分隨軍使用,一部分進行水藏,一部分進行旱藏,以便來日殺回成都後挖出來使用。
大西軍先從岷江向川東南撤退,準備順江而下,退到曾經佔據過的湖廣地區,以圖東山再起,伺機再殺回四川。
可是,船隊到達彭山縣地段時,川南的原明朝參將楊展帶領水軍攔江阻擊。
大西軍船隊遭到火攻,木船大部分被燒燬,潰不成軍,不得已退回成都。
張獻忠經過仔細分析當前形勢,意識到大西政權與南明政權是漢族人的內部矛盾,大家的共同敵人是清軍。
為今之計,應該高舉北上抗清大旗,團結漢人,一致對敵。
順治三年九月,張獻忠命人放火燒掉成都蜀王府宮殿廬舍,帶上府庫中剩餘的金銀財寶,率領三十餘萬人馬撤出成都,去川北一帶抗擊清軍。
大西軍從金堂到達川北的中江縣,先在富庶的胖鎮休養一月餘。
進入中江縣城後,駐軍在城南玄武山上。
十一月,大西軍從中江向東前進一百餘里到達西充縣,張獻忠將幾十萬大軍佈置在鳳凰山一帶休整。
一天早晨,探子來向張獻忠報告,附近發現了清軍。
張獻忠根本不相信,因為前方有他的親信將領劉進忠的部隊,扼守住川北各處要道關隘,清軍怎麼會這麼快突破防線?
這個川北守將劉進忠,原來是張獻忠最信任的將領。
可是張獻忠那裡知道,在大敵當前時,劉進忠首先投降了清朝肅親王豪格。
他還主動為鰲拜帶路,悄悄領清軍出其不意地包圍了鳳凰山,準備對大西軍發起突然襲擊。
這時張獻忠正在吃早飯,他放下飯碗,決定去看個究竟。
由於事情來得太突然,張獻忠身上倉促穿了內衣,左肩露在外面,甲冑也沒披掛。
率領親兵數十人走出營帳,來到太陽溪河邊觀察。
小河對面的叛將劉進忠一眼認出了張獻忠,於是立即指揮清軍放冷箭。
清軍將領雅布蘭急發毒箭,只聽“嗖”的一聲響,張獻忠左肩不幸被毒箭射中。
箭桿從左到右穿進胸部,頓時倒地鮮血長流,眼看性命不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