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寶,你有這樣的好眼力、好運氣,我不能白佔你的。”他說著,把手裡的書法仔細放好後,走到博古架前。
如果他一動手,肯定是要拿價值更高的。鄭曉寶怎麼可能允許呢?
“冉叔叔,我說的都是真心話。要論價格的話,咱們也是扯平的。”鄭曉寶連忙拉住他,“我就要這個撣瓶。您要是再客氣的話,我連這個撣瓶也不敢要了。”
看著他神情很認真,冉澤平只得作罷。
走回客廳裡坐下,二人沒聊多久,方慧珍等人把熟食等葷素冷盤,以及熱氣騰騰的餃子端到了餐桌上來。
難以抑制內心的激動和對鄭曉寶慷慨的感謝,冉澤平先把那幅書法作品,給大家展示了一下。
方慧珍等人欣賞過後,對鄭曉寶表示了謝意。
“快吃吧。”收好了書法作品,冉澤平拉著他坐在了餐桌邊。
餃子餡很普通,就是白菜豬肉餡的。可吃飯的氣氛,卻很是熱烈。
先是因為鄭曉寶救助了冉秋水,再因為這個小夥子年齡不大,但為人辦事很豪爽、痛快,冉家人更是喜歡他。
“多吃幾個。”方慧珍笑眯眯地看著他。
方慧珍恬淡賢淑,對於身外之物不很在意。她和冉澤平夫婦夫唱婦隨、恩愛偕好。丈夫很喜愛的,她自然也都很偏愛。
不僅是飲食和玩賞之物,就連隊鄭曉寶的態度,夫妻倆此時也形成了高度的一致。
二十出頭的冉秋葉,作為年齡和職業上都已成熟的女性,對鄭曉寶肯定有自己的看法:這是一個坦誠、獨立的大男孩。
冉秋水呢?更不用說了。
家人對鄭曉寶很熱情,她也就不再拘謹,一個勁兒地給他夾菜、勸吃餃子。
吃了飯,方慧珍再把他送來的茶葉罐開啟:“喲,是鐵觀音。”
京城人大多喝茉莉花茶,尋常老百姓更是喝那種茶葉碎製成的茶葉,號稱“高碎”,或者“高末兒”。名字好聽,不過是為了儘可能說明物美價廉的事實罷了。
茉莉花茶味道濃郁,鐵觀音清淡滋潤。
兩種茶的口味上各有千秋,冉澤平更愛後者。
他本來是南方人,在京城工作多年。對於飲茶,他帶著原有的習慣,還是偏愛南方的茶葉品種。
因此,對於用鄭曉寶送來的鐵觀音沖泡的清茶,他喝得很順口。
喝茶喝得順口,冉澤平和鄭曉寶又聊起文玩知識,興致仍是很濃。
這兩人聊得開心,方慧珍和冉秋葉、冉秋水坐在一邊,即便插不上什麼話,也都笑呵呵地看著他們。
冉秋葉隨後端來一個果盤,裡面是幾個桔子;冉秋水笑嘻嘻地把剩下的糖炒栗子,也裝個小盤子裡拿來。
方慧珍想起小女兒和鄭曉寶剛回來時,兩人都是一手一臉的烏黑情形,忍不住笑了起來。
“曉寶,吃桔子。”冉秋葉遞給他一個。
“曉寶哥,再吃幾個糖炒栗子。”冉秋水笑著說完,衝他擠擠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