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猛等在崎嶇山路上風餐露宿,艱苦進軍。
從長江邊到醴陵,直線都有五六百里,更何況是山路,路程遠了何止一倍。莫說一個月,三個月都未必走完。
但只要能夠迂迴成功,豫章想不崩潰,也不可得了。
劉猛軍最大的敵人其實並非劉表軍或孫策軍,而是自然環境,是士兵自己本身。枯燥的行軍,疲憊的雙腿,風雨,野獸,毒蟲,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們的神經,消磨著他們的意志。
有人被動掉隊,也有人主動逃走。前者沒辦法,後者須重視。各級宣教深入到每個隊、每個什,跟每個士兵談心,鼓舞其鬥志,振奮其精神。
大多數人在堅持。
堅持到目的地,一切困苦都可以結束。
劉猛專門組建了捕逃隊,由中部軍區宣教侍郎親自擔任隊長,隊員皆捷足善走者。捕獲了十來名逃兵。
劉猛命令在諸軍面前,全部斬首,並將其姓名記錄下來,原分配給其家人或交由佃戶耕種的土地亦將全部收回。
斬首固然可怕,更可怕的是失去自己的土地。
各級宣教及時灌輸道:“一路行軍,雖然困難,但傷亡遠小於攻城作戰。只要我軍插到敵人背後,敵人將不戰自潰。只是多跑幾步路,只流汗,不流血,就能立下奇功!但願日後全是這種好事!”
戰士一聽大是有理。那就再咬咬牙堅持一下。
行行重行行,各在天一涯。
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跋涉千里路,崎嶇愁心肝。
不信明鏡裡,看取鬢毛斑。
劉猛等悄無聲息,中原大地風雲激盪。
關羽所派朱樟、張遼、龐德三軍,渡河成功,但偷襲湛城失敗。
湛城雖小,守備卻甚是嚴密,守將也極為謹慎、警惕。
朱樟欲偽裝百姓混入城中,被城門守兵識破,只得倉促發動強攻。守兵付出十餘條性命,將城門關上,城頭矢石交下,朱樟只得狼狽退回。
張遼建議舍湛城而東,朱樟從之,
三軍直撲溫縣。
沮授已偵知朱樟三軍過河,臉色有些凝肅:“關羽居然派萬軍過河,欲挑起大戰乎?朱樟乃劉備元從,張遼智勇雙全,龐德雖籍籍無名,料來不是平庸之輩。汝等恐非其敵手,我當親自迎之。”
留馬延、焦觸等守頓丘,親率何茂、王摩等東下,同時馳書張郃,請他調兵夾擊朱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