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興霸冠蓋之家,允文允武,可擔大任。”
甘寧笑道:“然則何處安置子伯?”
甘寧生於公元165年,本年三十一歲,本為南陽人,與婁圭同郡,後來才遷居巴郡。
他出身大族,也是一方冠蓋,所以才能任“計吏”、遷“郡丞”。雖年齡比婁圭稍小,心理上卻算同齡,因此兩人互以表字稱呼。
婁圭笑道:“興霸若取豫州,我自取三輔可也。”
甘寧沉吟片刻,道:“我二人不足,尚須張濟、張繡叔侄。”
婁圭道:“只要興霸同意,我有把握說服之。”
甘寧道:“我與子伯同去。”
兩人都是雷厲風行、乾脆果斷的人物,立即動身,前往雉縣,去見張濟。
張濟、張繡見兩人夤夜來訪,知道必有要事,連忙引入密室。
聽了婁圭之言,張濟、張繡面面相覷,良久不出一聲。
婁圭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二位被漢主所逼,放棄弘農,狼狽來此,寄人籬下,不亦悽惶乎?
只要擊破左、於二軍,就能北收豫州,西奪河南、弘農。
屆時二位可據弘農,興霸取汝潁,我得河南,三地連成一片,首尾相應,漢主有袁紹大軍壓境,豈能奈何我等。
此天賜之機也!”
張濟猶豫難決。
張繡怦然心動,對張濟道:“叔父,婁君之計是也。我等合兵近萬人,若能趁左煌、于禁不妨之時,發起突襲,各個擊破,大事未必不能成也。”
張濟嘆息道:“漢主有王霸之略,其下猛將無數。牽招現在揚州,去此不遠,萬一率大軍前來,我等危矣!雖有袁紹,遠水難解近渴。”
張繡不以為然:“揚州距此千里,何謂不遠?即使前來,也已時過境遷,且我聽說豫章孫策,頗有才略,有他牽制,牽招未必能輕易脫身。且,欲成大事,豈有不冒險者!”
良久,張濟才嘆道:“既然汝堅主可行,那便從汝。成則興家,敗則亡身,皆由汝意。”
遂定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