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求麗,保暖而已。
劉備部下,田豫、牽招等皆清簡約素,即使豪奢一些的如臧霸、陳登,也遠不如劉勳如此誇張。
婚禮之上,大喜之時,牽招也不便表露不滿,免得壞了氣氛。
但酒席只參加了三巡,就託以軍務,抽身離去。
劉勳有所覺察,放低了聲音,低調了一些。
花了不少錢,但效果很好,整個廬江大姓都知道劉勳又搭上了劉備,其侄女嫁於劉備麾下大將,可見劉勳深得劉備信賴。
劉勳不再是敗軍之將,反而有了體面,保全了名聲。
名聲這東西,看似虛無縹緲,實則有跡可循。
有了這一出,劉勳協助牽招處理廬江內政時,郡中大姓、尚未被替換的郡吏都對劉勳再次恭敬起來。劉勳辦事效率提高不少,也因此使得牽招等覺得劉勳雖然毛病不少,但還算得上是個“能吏”。
宴席結束,要將新婚夫婦送入青廬。
這個時間本該是鬧婚之高潮。
《漢書》記載“嫁娶之夕,男女無別。”說明玩鬧得很開。對於新娘,也毫無顧忌,在大庭廣眾之下問一些粗話,“於稠眾中,問以醜言。”然後大家肆意歡笑。
前漢曾因鬧洞房發生過悲劇。汝南張妙,到朋友杜士家喝喜酒,酒醉不知輕重,鬧洞房時用繩子將新郎杜士吊起來,棍棒交加,打了二十多下,新郎一命嗚呼。杜士家告張妙殺人,官府斷案為:“酒後相戲,原其本心,無賊害之意,宜減死。”雖然減死,也派去戍邊。
劉備對這一陋習深惡痛絕。
應舉等聽說新娘子絕美,想著光明正大地鬧一鬧挺好的。見太史慈板著臉,只得說幾句祝福的話,悻悻而去。
馮鼎進入青廬,劉蘭芝低眉斂目,端坐榻上。
現在紗絹遮臉尚未成為習俗。如今世亂,人們來不及履行繁瑣的“六禮”,遇到良辰吉日就匆忙完婚。這種“拜時婚”並不合“禮”,因而就用紗布矇住新娘頭臉以遮羞。
馮、劉婚事程式上合“禮”,劉家選擇不給新娘子遮臉。
在馮鼎炯炯目光中注視下,劉蘭芝臉蛋很快紅了起來。
她鼓起勇氣,站起身來,上前迎接馮鼎,細聲道:“君辛苦,請入座。”
馮鼎胸中異常歡喜,大步上前,一把將劉蘭芝擁入懷中,低頭嗅著她身上的香氣,宛如夢幻。
一夜無話。
三日後,馮鼎匆匆離開溫柔鄉,前去剿賊。
賊亂問題,一直是揚州的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