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耐心調動著各州戰爭資源,與沮授對耗。
沮授隔了條黃河,運糧比自己難的多。
真耗下去,劉備不怕。
河洛一線。劉備兵力不如袁軍,其他地方卻是相反。比如上黨、河內。
陳到攻破軹關與朱樟合兵後,劉軍已能與張郃正面對壘,再加上還在猛攻張郃後路的臧霸高順周泰三軍,張郃有先失上黨、腹背受敵、再失河內之虞。
張郃不得不向上黨收縮,但他若北上,又給了陳到、朱樟等橫行河內的機會,若陳朱等人直插魏郡,將會切斷沮授、閻柔後路。
張郃進退兩難,不得不飛騎向沮授傳信。
沮授道:“若失上黨,河內亦難守。劉備用兵老到,麾下將才濟濟,實大敵也。
此戰我軍非但無甚收穫,還未能阻止劉備實現其意圖。當今兩雄爭霸,此消彼長,不勝則敗。
不知能復濟大河否?”
扼腕長嘆,黯然神傷。
沮授自然可以分兵支援張郃,他和閻柔合兵六萬多,河北還有不少兵馬,但難以奪回箕關。抽兵後更難擊破濮陽。久持下去,進入消耗戰,對袁紹並沒有太大好處。
沮授下令撤軍。
他還處於戰略主動地位,輕鬆將軍隊撤回河北,還掠走數千百姓。派閻柔等率兵三萬入河內,據軹縣,對抗陳到、朱樟等。張郃得以北上撤回上黨,重新穩固住上黨形勢。
劉備與袁紹又重新進入對峙。與之前局面的差異有二,一是劉備軍拿下了險要的箕關,開啟了陸路進攻河內的通道。二是劉備軍進入了代郡,從北面威脅幽州。
中原板蕩紛擾,復又迴歸平靜,揚州卻是戰火正熾。
劉猛率領的遠征軍歷經千辛萬苦,踏過萬水千山,終於到了醴陵城下。
自入長沙郡後,很多時候乾脆是在走大路。一路因糧於敵。不能說所過殘破,但也破圍攻堡,劫掠鄉縣,留下一片哭聲罵聲。
長沙新附劉表,劉表很難挖掘出全部潛力、組織起全部力量來對付劉猛。劉猛侵掠如火,一路狂飆突進,將劉表圍剿軍隊甩在身後。
醴陵守將得知劉猛直奔自己而來,堅壁清野,嚴陣以待。結果劉猛在城下耀武揚威一番,揚旗東下。
守將望著劉軍背影,恍然大叫:“劉軍是要襲擊豫章!”
司馬道:“快派人向孫伯符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