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三百五十章 仲家天子袁公路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五十章 仲家天子袁公路 (2 / 3)

劉軍攻破孫賁、陳武后,急追孫策。

這麼一耽擱,孫策、梁綱已逃入大澤。

陳登望著莽莽草澤,忙命止步。此處行動不便,視野狹窄,又不利於騎兵,若遭伏擊,恐將轉勝為敗。

陳登返身與趙雲協同,將戚寄殘部以及奔逃不及的梁綱一部予以殲滅,俘虜數千人,繳獲無算。

孫策則與張勳匯合,清點本部,原有兵萬人,僅剩下五千左右,折算過半。戚寄帶回殘兵千餘人。梁綱帶回四千左右。一共三萬人,只剩下一萬。

張勳有兵兩萬。孫策、張勳合兵三萬。

睢南一戰,陳登聯軍損失三四千人,尚有一萬多,加上趙雲五千騎兵,步騎互補,實力何止上升了一個臺階。

劉曄得知戰果,卻愀然不樂,對趙雲、陳登道:“周瑜狡猾,孫策果斷,居然撤至睢南,讓我軍失了地利。見子龍將軍至,又斷然逃竄。如今未能一舉將其擊潰,後面其若據城與我相持,則對我大不利。”

按劉曄的計劃,是要將孫策三萬兵全殲於彭城之南山谷間,然後乘勝南下,襲破張勳。但孫、周皆非庸人,覺察不對,先行撤退,致使劉曄之計未收全功。

呂虔以攻代守,以疑兵迷惑審配,並非長久之計,時間長了必被審配發覺青州空虛,若大舉進攻,濟南、齊國皆有危險。

所以,趙雲必須儘快北歸。

總而言之,趙雲不走,青州危險,且孫策等若不與野戰,也無大用。

趙雲若走,劉軍只一萬人,與孫策張勳三萬相比,眾寡不敵之勢未有根本改變。

這就有些進退兩難的意思。

劉曄摸著嘴唇上細密的鬍鬚,苦苦思索。

孫策聞孫賁、陳武戰沒,痛哭流涕,道:“趙雲、陳登,殺我伯陽、子烈,此仇不報,誓不為人!”

周瑜亦面容哀悽,勸道:“伯符止悲,此非哀哭之時也。如今劉軍實力大增,野戰已難勝之。然趙雲自青州來,必難久留。若能相持,勝算在我。”

孫策收住悲聲,搖頭道:“今雖敗,袁公既起疑心,怎肯讓我繼續為主帥留此?我若走,張勳必非陳登、于禁敵手,則豫徐將得而復失。”

周瑜略有些猶豫,道:“我軍僅五千人,恐怕很難兵不血刃解決張勳。”

孫策臉色變幻,嘆道:“袁公既如此相疑,我又何必苦心孤詣為其謀劃?其既不欲我為帥,隨他去就是。我等且回曲阿,以觀時變。”

孫策說走就走,與張勳簡單會晤後,不顧其挽留,率兵南下,先至曲阿安頓好軍隊,自率數十騎去壽春見袁術。

孫策選擇曲阿,乃是經過深思熟慮,曲阿處於廣陵萇奴、石城雷薄、吳郡許貢夾縫之中,不容易引起袁術忌憚。

但在孫策心中,曲阿又是大有作為之地,西可與吳景夾擊雷薄、陳蘭,東可與朱治夾擊許貢,取丹陽、吳郡易如反掌。

孫策到了壽春,向袁術謝罪。

袁術卻滿面春風,伸手將孫策扶起,道:“伯符北伐豫徐,如入無人之境,威脅彭城,劉備震恐。雖有小挫,不損大功。孤守前言,表伯符為後將軍,勉之,勉之!”

孫策心中奇怪,退下後仔細打聽,方知數日前劉備派人飛騎至壽春,向袁術請和。

劉備願將萇奴、張勳所佔二十餘城,借予袁術。更重要的是劉備認同袁術在江淮以南的統治,願與袁術南北分治,共定天下,建議袁術稱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