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三百四十九章 銀鞍白馬趙子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九章 銀鞍白馬趙子龍 (2 / 4)

即便調兵,又能調來多少?

一軍?不過四五千人。

兩軍,不過萬人。

野戰必非己方敵手。

孫策在彭城南部山谷間也呆的十分不自在。兵法雲致人而不可致於人。既然是陳登、于禁有故意讓予此地的嫌疑,那就不能處於此地。

不論做什麼,都要掌握主動權,不可讓人牽著鼻子走。

孫策與梁綱、戚寄商議後,向後撤兵。

梁綱、戚寄也接到袁術命令,要求孫策率本部南下,後續軍事以張勳為主將。張勳現在蘄縣,必須南撤才能與其合兵。

梁綱、戚寄對撤兵沒有異議。

孫策等南渡睢水時,陳登、于禁、荀衍、呂衛等果然來攻,糾纏不休。

尤其是呂衛,最近一段時間作戰特別憋屈。兵力不如敵人,陳登、劉曄等又要求他採取守勢,萬不可貿然浪戰。

好不容易劉曄放話命他放開猛攻,呂衛叱吒暴喝,躍馬挺戟,咬著孫策三軍的尾巴肆意追殺。

孫策制止黃蓋等人看不慣呂衛的囂張、欲返身逆襲的打算,道:“前方就是我軍伏兵之所,且讓其苟活幾日。”

符離之南、蘄縣之北,有地曰大澤鄉,就是當年陳勝、吳廣起兵之地。

鄉如其名,該地之“大澤”雖然由於地理變遷,沒了水澤,但還是變成了一處方圓數十里的窪地,長滿荒草、蘆葦。

鄉亭殘破,空無人煙。

周瑜欲故技重施,再次祭出火攻之計。

孫策已與張勳通了訊息,張勳就埋伏在大澤之南,即使風向不利,無法放火,兩軍合計四五萬人,也足以殲滅兩萬不到的陳登聯軍。

然而陳登過了睢水,卻背水列陣,止步不追。

周瑜皺眉道:“此是何意?”不明所以。

若採取守勢,又何必追過睢水?

若採取攻勢,為何又止步不前?

如今背靠睢水,師法淮陰侯故智,時機不對,十分拙劣。以陳登、于禁之能,怎會如此?

孫策想不通陳登的用意,斷然道:“任陳登千般狡計,總要戰場上見真章!其兵不到兩萬,遠遜於我軍。擊之又有何疑!”

命令立即停下佯裝奔逃的步伐,返身列陣,立即向陳登陣發起攻擊。

陳登憑依睢水形狀,布了個卻月陣,長矛在前,弩兵巨後,分列兩邊,可以對進攻敵人進行集火射擊。

集中全部騎兵,得兩三百騎,交於呂衛統領,以遊騎戰術,在外圍活動,擾擊敵軍。

孫策對應列陣,也是矛手在前,弓手在後,布為方陣,徐徐進逼。

陳登背水,雖然錐形陣攻擊力最強,但孫策突破陳登軍陣,又能去往哪裡?總不能自投於水吧。因此佈置成方陣,準備以拙破巧,將陳登生生磨死。

兩軍皆敲響戰鼓。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