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軍你來我往,打得不可開交。
雖然戰鬥激烈,但雙方都有顧忌,未深入敵境,也未進行決戰。
呂虔以攻代守,自是為了掩護己方軍隊重大行動。
呂虔幾次做出誘敵深入的態勢,審配都不上當。
審配見呂虔自信滿滿,從容不破,對一直隱忍不出的趙雲之折衝軍極為忌憚,對左右冷笑道:
“呂虔欲賺我入河濟之間、狹小之地,然後以騎兵突我,真是痴心妄想。我豈會上當?”
左右皆服審配謹慎。
呂虔見審配行事,臉上一副妙計難售、大失所望的表情,心中卻自喜悅:“審正南剛愎自用,自以為得計,卻入我彀中。大事成矣!”
**************
高呼“大事成矣”的還有一人,正是吳公袁術。
他剛得到前線傳來的勝利訊息:
萇奴佔廣陵。
張勳取沛國。
樂就取汝南。
孫策更是擊敗陳登、于禁、荀衍等聯軍,進逼至彭城之下。
給袁術的感覺是彭城旦夕可下,莫說豫徐,即便青兗也未嘗不可得。
袁術又得了傳國璽,越發認為天命在身,諷左右及親信奏報祥瑞。
上有所命,祥瑞還不易得麼?
不數日,數十件祥瑞就呈到袁術案頭。天垂祥雲,地湧靈泉,白狼現身,赤兔銜藥,井中白石,河中瑞圖,等等,應有盡有。
張炯認為天人感應,此乃上天之意,袁公當正大位,以救天下蒼生。
韓胤亦支援此議。
但兩人對國號卻起了爭執。
張炯認為袁術既是吳公,國號當為吳。
韓胤則認為袁姓出於陳,陳乃舜之後,堯舜禹,舜排第二,乃是仲。故國號應為“仲家”,意思是舜之後裔所建的國家。
兩人爭論不休,無人肯退讓。
袁術拍板道:“代漢者,當塗高也。孤字公路,正應讖緯。至於國號,吳乃是地方諸侯之國,不夠大氣。當取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