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三百四十三章 形勢危難思良將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三章 形勢危難思良將 (3 / 4)

除了禮司第五巡、刑司鍾繇為主事外,其餘各司任職者,皆是從事。

各司主事品秩皆為二千石,與郡國守相相當,但由於處於中樞,權勢則過之。

比如吏司從事崔琰,品秩為千石,卻負責二千石守相之政績評價、升遷廢黜。

劉備當然不會對崔琰偏聽偏信,自有別的渠道來源。但崔琰的權勢仍然極重。

尤其是現在劉備對他十分信任。崔琰對各守相可以說是一言可以拔之昇天,一言可以黜之入地。

從事尚如此,主事更不用說了。刑司主事鍾繇,有權指導劉備統治下的四州一切刑罰事宜。偵司負責檢舉、揭發、查證、糾察,警司負責抓捕,刑司負責按照法條判處罪刑。

聽了張昭略帶喪氣的開場白,鍾繇見禮司主事第五巡眼觀鼻、鼻觀心,沒有出聲的打算,便起身道:“下吏有話要講。”

張昭略有些頭疼,客氣地道:“元常請講。”

鍾繇比張昭還大了五歲,本年四十四歲,相貌威嚴,鬍鬚濃密,思維敏捷,辯才無礙。張昭才與他相處數月,就發現這個下屬能力極強,領導起來很是費勁。

鍾繇道:“孫策自淮南而來,至彭城四五百里,沿途河流縱橫,塢堡密佈,百姓皆憤恨袁術屢次侵掠,誓死抵抗。

孫策兵雖多,不過逞一時兇威,何能長久?

廣陵陳元龍,知兵善戰,必星馳來援;沛國於文則,毅重多謀,也當來會,加上沛相荀休若,名門之後;彭城謝公繼,忠貞幹練;東海孫賓碩,老當益壯;濟陰徐季才,忠直節亮。

幾方合兵何止數萬,又何懼孫策倉促之兵、烏合之眾?

即使在此城中,有沐將軍在,還怕守具不全、器械不精麼?

因此,敵軍入寇,不過小患,切勿大驚小怪,驚擾士民,徒亂人心。”

沐並也在座,他身為軍事三司之軍備司主事,因功剛被拔為裨將軍,接著鍾繇的話道:

“城中郡兵不下千人,召集丁壯,可至數千,甲械齊備,足以守城。

只要城中士民勿驚,一心守城,末將保此城無虞。”

第五巡見鍾繇、沐並兩人定調後,無人敢出聲,不得已出言道:

“孫策年紀雖輕,破廬江、取丹陽、敗文聘,威震荊揚,得其父真傳,有名將之姿,不可小覷。

其兵既雄,其將亦猛。程普宋謙韓當黃蓋之流,皆孫堅舊部,勇武過人。

鍾、沐二君雖言我軍可集萬眾,然無名將,如何對敵?須當三思。”

禮司從事陳忠等也附從第五巡觀點:“彭城無險可守,周圍不過丘陵而已,若敵人自北方來,尚有汳水、泗水,如今敵人自南方來,只有區區睢水,如何能擋?”

農司從事氾鹹研發曲轅犁有功,種地在行,對兵事一竅不通,聽了形勢危急,也跟著起鬨:“青州有泰山之險,不如移治臨甾?堅壁清野,以待敵弊。”

彭城相謝尋也在座,他也是個文臣,雖然忠直,卻不懂兵事,也嘆息道:“彭城四通八達,處通衢大道,卻無險可守,據守不易。”

坐鎮彭城的以文臣居多,皆懼孫策大兵威逼,建議移治。

右長史華歆心中矛盾,理智告訴他應該堅守,但孫策兵鋒實在太過鋒銳,聽說一戰而殺鮑興,斬上千人,又屠符離、蘄縣,殺氣沖天。華歆實在難以接受彭城被破的後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