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大怒,命程普、韓當逆戰,下令道:“若君等失利,我當親自陷陣。”
程普、韓當皆吼道:“無需勞煩將軍!”過河後,集合數百人直撲鮑興。
鮑興奮勇作戰,但不敵程普、韓當驍銳。
程普、韓當突入鮑興軍中,直取鮑興。
鮑興左右急叫:“校尉,敵將甚勇,請速避之。”
鮑興吼道:“大丈夫報國何惜身,一死而已,何退之有?”
直前迎擊。
兩方惡戰,鮑興刺程普中肩,卻為韓當刺中左脅,委頓於地。
程普更不裹傷,上前一步,將刀架在鮑興脖子上,勸他投降。
鮑興大罵不絕:“汝等賊寇,還欲乃公降?大司馬軍至,汝等皆為齏粉!”
程普大怒,揮刀斬了鮑興首級,號令鮑興餘眾道:“汝等主將已死,何不早降?”
上百名士兵皆大呼道:“校尉戰死,我等豈可獨生?”
奮不顧身,猛攻程普、韓當。
孫軍過河者越來越多,將鮑興餘兵圍之數重。
餘兵誓死不降。
程普、韓當皆殺之。
孫策渡河後,又斬殺數百人,俘虜兩三百人。
鮑興一部一千五百兵全軍覆沒,逃出者不過數十人。
陳登自淮水向西南急行,剛渡過泗水,就得知清淮部鮑興戰死,急往北折向睢陵。
陳登雖自信這幾個月徐州兵訓練嚴格,戰力極強,但不會盲目到以五千兵與孫策三萬兵野戰。
斥候向孫策報告東側有一支軍隊活動,看規模約有數千人,具體情況不詳。
孫策問周瑜:“此必陳登兵,是否急追之,先將其擊破?”
周瑜道:“陳登熟悉地理,追之恐難及。兵法雲,致人而不可致於人。若被其牽制,大影響我軍進度。不如置之不理,徑向彭城。”
孫策道:“公瑾之議正與我同。”
留一部兵守浮橋,繼續北行,至徐縣。
徐縣已得鮑興潰兵預警,緊逼城門,嚴陣以待。
孫策率軍在城下耀武揚威一番,更不停留,直接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