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縣城外,李通問賈詡:“我軍雖兵力不如曹操,但與張楊併力,守軹縣不失,應無虞也。先生為何反建議我等東下?”
賈詡道:“兵法,當致人,不可致於人。凡事均應掌握主動。
我軍深入敵境,形勢不明,地形不熟。
若以常理行事,必為敵所乘。
曹操兵多,又有胡騎相助,動如疾風,不可過於靠近。
若至軹縣,與曹操交戰,一旦不利,欲至河南而不可得也。
我軍入河內,目的一是不讓曹操輕易取河內、威脅洛陽;
二是要為左將軍平定兗豫爭取時間。
保持存在,不與敵人主力硬拼,遊動作戰,方為上策。”
李通頷首道:“先生之計是也。我得之矣。”
遂趁溫縣不備,襲取溫縣,責其縣令、大姓籌備糧草軍需。
衛士報告門外有個自稱司馬朗的人求見。
李通不知其人。
宣教馮鼎道:“司馬氏,乃河內之望。
其先祖為項羽所封之殷王司馬卯。
司馬鈞在本朝安帝時任徵西將軍。
其子司馬量曾任豫章太守。
司馬量之子司馬儁曾任潁川太守,現尚在世,年已八十餘矣。
司馬儁之子司馬防曾任京兆尹。
司馬防有子八人,號稱司馬八達。
這司馬朗字伯達,乃是八達之首,幼有卓識。”
李通讚道:“銘秀真可謂博學多識矣。”
馮鼎忙道:“將軍謬讚!末將在講武堂中時,劉公多次提起河內司馬氏,是以留意。”
李通驚訝道:“哦?劉公也如此重視此家?那倒要好好見識一番。”命人將司馬朗請入帳中。
眾人聽了司馬氏的家族史,都對司馬朗大起興趣,緊緊盯著來人。
只見來人身材高大健壯,鬍鬚及胸,相貌威武。
不像是個世家子弟,倒像是個赳赳武夫。
相貌與劉備軍中的東曹主事崔琰、潁川太守徐邈,有幾分相似。
司馬朗一進帳,就迎上眾人灼灼目光,心中一驚,臉色未變,拱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