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這一步,稱帝是必然之事。
這點劉備心中有數。
但目前時機還不成熟。
周貫、高權等謀士,劉猛、太史慈等大將,以及許多校尉一級的將領,先前曾對劉備不稱帝表示不理解,認為光武帝初平河北即稱帝,遂有天下。
當年光武被更始帝劉玄派往河北,三年間破王郎,平銅馬,地盤也不過跟袁紹差不多,便在麾下文武強烈請求下稱帝。
劉備不是沒考慮過劉秀的先例。然劉秀至河北前已有昆陽之戰,以三千破四十萬的壯舉,威震天下。
劉備的名聲比劉秀遜色不少。
劉備如今雖擁三州之地,統治時日卻短。
似乎已經過了五六年,其實,還不到兩年。
公元191年底渡河,192年正月破黃巾,二月破臧洪,三月救北海,四月降管亥,六月取泰山。
嚴格來說,盡有青州至今一年半不到。得豫州、徐州更是才幾個月,人心未附,統治未固。
劉備所謂推宗室賢良為天子,並沒有將自己排除在外。
他對周貫、劉猛等人的答覆是:“非其時也。”
周貫臉上失望,心中大喜。
這次劉備體制調整,軍謀司主事為賈詡,從事郭嘉、劉曄、高權等;軍政司主事田豫,從事周貫等;軍備司主事沐並,從事張式等。
軍之三司乃劉備軍事方面的最高統帥部。司下設曹,周貫兼宣曹主事,負責軍內宣教事宜,位高權重。
吃了定心丸後,周貫再次啟動劉備當為天子的鼓動。這次更加註意策略,講解天下大勢,分析諸侯強弱,著眼點在潛移默化,讓將士自行體會。
就在劉備平定陳國的同時,天下幾處爆發大戰。
荊州蔡瑁、文聘大戰益州趙韙、黃權。
揚州袁術派孫策渡江攻擊劉繇、王朗。
關中韓遂、馬騰與張濟、郭汜火併。
河內更是一陣混戰。
先是麴義擊敗張遼,率兵進逼張楊大本營野王縣。
張楊宛如熱鍋上螞蟻,急得團團亂轉,一籌莫展。袁紹此人,張楊深知,外寬內忌。
自張楊被於夫羅採取所謂“劫持”的方式背叛袁紹後,袁紹就恨張楊入骨。
張楊和於夫羅屯漳水時,袁紹派麴義將兩人擊走,本欲乘勝追擊,公孫瓚來奪冀州,方舍之。
如今,麴義又至。
張楊回想起麴義那遮天蔽日的箭矢,就有種被支配的恐懼。
正在苦思應對之策,親兵報告曹操有使者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