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璆捫心自問,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
他長嘆一聲,道:“我年老體衰,難為將軍效力。
豫州諸吏,皆有異才,將軍可用之。
我長子亮,於水利似有所長,亦請將軍察之。
我與文舉等可共從鄭公遊,以經學自娛,教書育人,亦樂事也。”
徐璆最終選擇退隱。
天子被害後,若劉備或袁紹等進兵長安,誅殺逆賊韓遂馬騰等,然後擁立天子,不管是河間王世子還是梁王世子,徐璆都能接受,也願意輔政朝廷。
但現在是逆賊立一帝,袁紹又立一帝,劉焉自為帝,劉備不準備立任何人為帝。
徐璆心中信念已然破滅。
去休!去休!
田園將蕪,胡不歸?
徐璆遂辭去豫州牧之職,命其佐官皆就劉備,聽從安排。
豫州別駕崔鈞、治中石韜、兵曹從事孟建、部郡國從事陳化、主簿應珣等皆為徐璆所徵辟,也欲辭去。
徐璆斥道:“左將軍寬宏豁達,知人善任,英才投之者如流水,終能撥亂反正,混一九州。君等舍左將軍欲何往?”
石韜等還待呶呶,徐璆語重心長地道:“前漢末年,王莽亂政,人心思漢,亂世不過十餘年,光武便底定九州。
雖曰中興,其實開國。與今日之形勢何其相似!
君等春秋鼎盛,又有治國理政之能,經世濟民之才,荒廢豈不可惜?
諺雲良禽擇木而棲,良才擇主而事。老夫觀天下英雄,唯原兗州牧曹孟德能與左將軍拮抗。
然而如今曹孟德侷促一隅,已失時矣。”
應珣問道:“徐公為何不事之?”
徐璆道:“我受朝廷厚恩,位至二千石之郡守,豈能背之?君等始入仕即在左將軍之下,豈與我同?休要任性使氣,當識大體!”
徐璆態度嚴厲,用心良苦。
石韜等大都二十多歲,平時視徐璆為師長,十分敬仰。見徐璆作此聲色,只得遵從。
劉備對石韜等臉上勉強之色宛如未見,對其冷淡態度不以為忤,根據各人所長和志趣,或任命為左將軍府各司佐吏,或任命為郡縣官吏,或入學宮。
劉備表徐璆長子徐亮為工司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