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將與士大夫協商共議,尋訪宗室賢才,推為天子。
天下方亂,仁人志士無不思投身報國,以致太平。徐公萬不可灰心喪氣。”
徐璆恢復了一些精神,劉備有與士大夫共天下之心,就非獨夫,如今仍堅持用先帝初平年號,仍見其忠。
對比其他諸侯,徐璆哪裡還能要求更多?
徐璆年老,劉備未來走向,實難問矣。
徐璆臉色複雜,沉吟片刻,開口道:“州牧權重,乃開割據之濫觴。將軍有掃平諸侯之志,以州牧為虛號尊位,老夫衷心贊同。
唯豫州府中,多有俊彥英才,不可虛擲荒廢,將軍可量才使用。”
劉備忙道:“徐公州牧府中多有英傑,我久欲用之,無奈人各有志,不好勉強。
如廣元、公威、州平等,皆有才略,當一展所長,濟世安民,豈能悠遊終日,逍遙林下?
至於徐公,若不嫌棄品秩低微,可為一司之主,與張子布、華子魚共秉政事。徐公意下如何?”
徐璆、孔融等,資歷老,名氣大,之前不得不給予高位顯職,與劉備地位不相上下。
天子在朝,朝廷仍有一定號召力,為免朝廷與徐璆等合謀,給劉備來個釜底抽薪,動搖根本,劉備只能架空徐璆等。
州牧如袁紹、劉表、曹操、呂布,皆集軍政之權於一身。
徐璆、孔融和第五巡之州牧,在劉備地盤上,只有民政之權,且上有左將軍府擠壓,下有郡國守相主事,權利逼仄,諸事不便。
名雖顯,而權極小。
若欲逍遙度日,終日高睡,此位上佳。
若欲做些實事,則因無權,舉步維艱。
現在天子被害,已無所謂朝廷,形勢大異。
劉備不再擔心朝廷勾結徐璆架空自己,則徐璆等人若肯居於己下,他絕不會不用。
聽了劉備的問話,徐璆一時未答。
劉備雖未明言,意思非常清楚。若欲做事,就需服從劉備。若不願服從,劉備仍會待如上賓,但無事權。
左將軍與州牧,品秩相當,原本徐璆對自己的定位,與劉備是同僚關係,和衷共濟,共救天子。
如今雙方在救天子上已無合作基礎,若欲擴充套件合作至平天下、救萬民,則必須一個為主,一個為從。
蛇無頭不行,鳥無首不飛,自然之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