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二百八十三章 睢陽城頭論農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八十三章 睢陽城頭論農商 (1 / 3)

劉備站在睢陽城頭,向南眺望。

梁國相徐奕陪同在側。徐奕年未三十,而秩至二千石,人皆側目。

劉備近幾年很是提拔了一批年輕人。武將大都是青年,這無可厚非。文官也年紀輕輕,曾受到一些詬病和非議。

如濟南相田豫、汝南太守田疇、穎川太守徐邈、梁國相徐奕、東海相王修等。

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年輕人都展露出非凡的才幹,將各郡國治理得井井有條。世人方服劉備知人之明。

歷史名人並非提拔必要條件,但既是名人,就容易獲得試用機會,正如名牌大學文憑一般。徐邈曾在兵曹歷練,脫穎而出,證明了自己,才獲大郡之職。

劉備問道:“君至梁國數月,可有所得?”

徐奕面容瘦削,顴骨高聳,是個十分峻厲的性子,他肅容答道:“梁國北有汴水,南有睢水,灌溉便利,土地平整,沃野百里,可積藩植,蓄民力,為根據之地,然其地無險可守,非戰略之所、軍事之基。若為內線,則有大利,若為外線,適為拖累。”

此話不差,整個豫州,除了穎川、汝南部分割槽域有山川之險外,梁沛魯陳四國皆為平原,屬於四戰之地,無險可守,任何一個方向都會遭到敵人進攻。

這種地形,極易遭到騷擾和攻擊。近幾個月來劉備先與袁紹相爭,又與袁術齟齬,無暇顧及西方。劉寵與呂布頻頻對梁國展開偵察,一些所謂的“盜賊”也不停騷擾諸縣。徐奕、陳愷左支右絀,疲於奔命,苦不堪言。

徐奕雖未明說,卻暗示解決目前問題的方略就是把梁國從外線變為內線。

同是漢臣,以前徐奕是不會說出這種充滿侵略性的建議的。

但現在天子被害,社稷中斷,為求自保或者壯大,坐守絕非良策。更何況惡鄰咄咄逼人,若不果斷處置,有可能引起連鎖反應,引來更多敵人。

劉備不置可否,轉頭問側後一人:“大王以為如何?”

那人年約四十,面容紅潤,慈眉善目,正是梁王劉彌。其為明帝劉莊第七子劉暢一系,立為梁王已十三年。

劉彌為人低調,長袖善舞,對歷任國相、諸侯都小心伺候,刻意奉承,所以雖然沒什麼權勢,為人所輕,但也算保命有方。

劉彌見劉備相問,忙彎腰道:“左將軍折煞小王了。”看看劉備臉色,看不出什麼態度,賠笑答道:

“將軍既垂詢,小王姑且言之,供將軍參詳。梁國勢弱,飽受陳國欺凌,幸有將軍平郭貢,派幹吏,文武相濟,方使得梁國挺直腰桿。然其危險仍未解除。

陳王此人,小王深知之,野心勃勃,前祭祀天神,居心叵測,後見天下亂,恃其弓弩銳利,自稱將軍,招誘四鄰郡國之百姓,擁眾十萬,對鄰國虎視眈眈。如今天子駕崩,韓遂立偽帝,劉焉僭神器,劉寵恐亦有心,不可不防。”

劉備點點頭,道:“大王憂心國事,令人敬佩。”話題一轉,道:“聽說大王經商有方,東至海濱,西至關中,均有大王商隊之足跡。大王對農與商之關係有何看法?”

劉彌臉色頓時一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