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焉彷彿又回到了少年時期。
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挽鞭轡,馳駿馬,凌厲中原,搖曳生姿。
正是:
攀折花枝顛倒顛,賞玩成都白牡丹。
別有玉盤承恩澤,老叟鼓勇學少年。
劉焉吃了盧氏獻上的仙藥,紅光滿面,雄風大振,盡歡之後,摩挲著盧氏光滑的背脊,聽進去了她嬌柔婉轉的“忠言”:
“國家,張修當年攻殺故漢中太守蘇固,多有殺戮,仇家遍地,此必是仇家所為。想那張修深忌我兒,我兒怎有機會害他?張修死,漢中必亂,若無我兒出手維持局面,漢中將非國家所有。”
劉焉點點頭,此言有理,張魯乃是個後生小子,為人溫柔懦弱,絕非老奸巨猾的張修對手,下毒手的恐怕另有其人。張修死後,張魯抓住機會,乘勢佔了漢中,也無可厚非。只要他在之後現在自己這邊就行了。
劉焉遂暫時叫停趙韙討伐漢中的軍事行動。又任命張魯為漢中太守,限定他一個月內必須移送一萬精兵至成都,否則必懲不貸。
盧氏嬌呼謝恩,又纏住劉焉,一陣廝磨,惹得劉焉要老夫再發少年狂。
無奈畢竟老病,力不從心,雖有仙藥,也無能為力,劉焉只得怏怏令盧氏退下。
盧氏向劉焉承諾必為他煉成效果更佳之仙藥,依依不捨地離開。
才離“皇宮”,上了馬車,惟幔放下,盧氏臉色頓時變了,一臉嫌棄,低聲咒罵道:“老不死的,鼻涕蟲一樣的東西,看你還能活多久?”
劉焉稱帝后,益州內部暗流洶湧。巴郡治所江州,正有幾人在密室中商議。
為首一人身材魁梧,滿臉橫肉,乃是劉焉麾下中郎將沈彌。
另一人目光陰柔,身材瘦長,乃是中郎將婁發。
下首坐著一人,身材高大,灑脫不羈,乃是巴郡郡丞甘寧。
沈彌道:“劉焉大逆不道,民心不附,我等直下成都,搗其腹心,必可一舉將其誅殺。二君有何不能決?”
婁發眯著眼睛,反駁道:“劉焉雖稱帝,不得人心,但其於益州經營日久,軍心未亂,東州兵兇悍,兵多將廣,我軍僅萬人,若不能攻下成都,大軍四集,我等進退狼狽,恐難成功。”
甘寧亦道:“婁君之言是也。劉焉病體纏身,時日無多,久持利於我而不利於彼。我軍可控扼長江,經營巴郡,以荊州為援,與劉焉做持久周旋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