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四年(公元193年)十月,益州牧劉焉為天子發喪制服,上諡號曰孝愍皇帝;
宣佈韓遂、馬騰、張濟、郭汜等均為亂臣賊子,長安天子為偽帝;
自稱受先帝遺詔,為宗廟計,為社稷計,為天下蒼生計,即皇帝位於成都。
改元天佑。
天下譁然。
劉焉任命趙韙為前將軍,張修為討逆將軍,聲稱舉兵十萬討伐長安逆賊。
張修大驚,謀於左右道:“劉公何其不智,此豈稱帝之時耶?”
天下將亂,妖賊大起,三輔有駱矅,東方有張角,漢中有張修。
張修年已六十多歲,鬚髮皓白,仙風道骨,雙眼中閃動著悲天憫人的光芒。
喧囂一時的駱曜被朝廷剿滅,攪動天下的張角被朝廷撲滅,只有蝸居漢中一隅的張修已傳道三十多年,力量越來越強。
這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智慧。
張修與劉焉是盟友關係。劉焉幫助張修殺漢中太守蘇固,張修幫助劉焉隔絕朝廷,為劉焉北面藩籬。
如今劉焉突然稱帝,還任命張修為討逆將軍。張修幾乎吐出一口老血。
事前不徵求張修意見,突然做出如此不智舉動,還一副張修參與其中的樣子,這是要把張修捆綁在滅族的事業上啊。
除非劉焉一統天下,否則張修能有什麼好下場?
而劉焉能夠一統天下嗎?張修對此萬分懷疑。
何去何從?
張修活了這麼多年,最大的一個做人原則就是不出頭。
他知道必須出聲反對劉焉稱帝,將自己與劉焉的同謀中摘出去。但劉焉綁架了很多人,總會有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
張修決定等到別人跳出來後,再第二個出頭,然後斷絕蜀道,與劉焉劃清界限。
左右聽了張修的計劃,皆拜服道:“大祭酒英明!”
張修心中嘆了口氣,命密切刺探成都動靜,又聯絡在長安以及各路諸侯中佈下的暗線,以便決定行止。此前,長安朝廷任命張修為安西將軍,他不接見使者,也不驅逐,只是把人軟禁起來,觀望形勢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