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繇嘆道:“身在牢籠,李郭在側,段張在東,脫身亦難矣!除非劉左將軍或曹討逆兵至長安,否則只能聽天由命了。”
劉協道:“左將軍都督三州,何不率兵西上?朕料張濟、段煨必難阻攔。”
鍾繇道:“左將軍兵雖精銳,但遜於袁本初,若其傾軍而來,袁本初躡其後,邀其側,左將軍必敗矣。且其成軍不過兩年,連番惡戰,士卒疲憊,糧草匱乏,恐怕一兩年內難以勞師遠征。”
劉協道:“曹孟德近在幷州,可否自河東南下長安,來救朕躬?”
鍾繇道:“曹孟德方討太原,其兵多來自袁本初,恐倉促間亦難至。”
劉協滿臉沮喪,良久不語,突然一咬牙,向鍾繇道:“我為天子,而命懸他人之手,實不甘心!左將軍司馬田豫曾言有小股精銳在京師,卿與公達可與之聯絡,看有何方略。”
鍾繇勸道:“國家,左將軍人手不過數十,在這萬軍之中能發揮什麼作用?萬不可冒險行事。聞楊定與張濟有謀,若借張濟之力東下弘農,則可近於左將軍。屆時外有忠義之軍,內有骨骾之臣,張濟必不敢欺國家。國家可徐徐親政,重興漢室。因此,臣建議國家此時切勿輕舉妄動,以免刺激李郭,釀成不測之禍。”
劉協猶豫片刻,道:“就依卿之言。”
鍾繇道:“請國家放心,若事不諧,臣等亦不會膠柱鼓瑟、坐以待斃,必集勇士,護國家出城。”
劉協點頭,道:“一切拜託鍾卿。”
鍾繇告退,與荀攸計議。荀攸跟鍾繇觀點不同,道:“形勢危急,千鈞繫於一髮,李郭若鬥於城中,必來奪天子。亂軍之中,刀槍無眼,我等手無縛雞之力,如何保護天子周全?坐等張濟,恐非良策。當速與徐庶等商議,召勇士潛於宮門附近,以防有變。”
鍾繇疑道:“董卓尚不敢劫天子,李郭豈敢乎?”
荀攸道:“董卓乃虎豹,有野望,欲得天下之心,行禪讓之事,故有所顧忌。李郭不過豺狼,無有遠略,兇殘成性,何懼物議?”
鍾繇臉上變色,道:“非君之言,我竟不及此。此事當速為之備。我現便去尋徐庶。”
右扶風雍縣。韓遂、馬騰在樊稠舊將引領下,再次自涼州入司隸境。以馬騰長子中郎將馬超為先鋒,校尉龐德為輔。馬超年方十八歲,勇冠三軍,龐德二十六歲,亦勇武過人。兩人帶萬餘鐵騎東下,煙塵席捲,風雲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