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二百四十七章 陌上誰家少年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四十七章 陌上誰家少年郎 (1 / 2)

太原賊曹掾、討逆校尉王晨領兵穿過雁門關,沿著滹沱河南下,到達狼孟縣,停下腳步。

左右問道:“校尉,何不渡過汾水,進入晉陽城中?如今暴露於野外,恐為曹操所乘。”

王晨道:“此地乃山谷之地,扼守險要,左有桃花梁,右有泥屯山,曹操若來攻我,則可據險守之,退走亦易。何如此之怯也?”頓了頓,道:“曹操若徑攻晉陽,晉陽面水背山,有金湯之固,非等閒可下者。我軍以逸待勞,可乘曹操之弊以破之。”

左有皆服王晨之勇。

王晨乃王允之侄。去年王允被李傕郭汜所害,長子王蓋、次子王景、三子王定等宗族數十人在長安者皆遇害。王晨、王凌兄弟翻城牆逃跑,逃回太原。王蓋之子王黑尚年幼,留在太原老家,得脫劫難。王晨、王凌撫養幼侄寡嫂,時人稱之。太原太守高肅見之,王晨為陳韜略,高肅以其年少,不能用。

雁門太守郭縕聞王晨之名,闢為賊曹掾,負責率領郡兵討捕盜賊。王晨勇銳敢戰,緣山進討,大破盜賊,因功被郭縕表為校尉,統領太原郡兵數千人,北御散胡,東抗山賊,威風遠振。

王凌喜遊學,與河東郡吏賈逵、河內溫縣人司馬朗為至交好友。曹操攻入太原,取祁縣,王凌正在賈逵家做客,聞訊嘆息道:“高公剛愎自用,輕視後進,固有此敗。曹操兇名素著,不知家人如何!”

賈逵安慰道:“曹操屠徐州,乃報父仇。其欲立足於幷州,當收士民之心,豈會再出昏聵之計?王兄勿憂。”賈逵生於公元174年,王凌生於公元172年,王凌年長兩歲。

王凌道:“袁本初將並三州,其志不可問。天下間尚有能拮抗者乎?”

賈逵道:“劉玄德雄踞大河之南,又為帝室之胄,其器量、志向與益州劉君郎、荊州劉景升大不相同,左右天下者,此二人也。”

王凌道:“袁本初挾幽冀精兵,又有胡騎數萬,劉玄德恐難抗之?”

賈逵道:“不然。袁本初似項羽,外寬內忌,有英雄之相而無英雄之實,如今氣勢龐大,乃時勢耳。劉玄德似高祖,豁達大度,善待豪傑,治兵嚴整。能克紹者,非劉玄德其誰?逵乃根據傳言而斷,或有戕誤。若為真,逵亦思去投劉玄德也。”

王凌愕然道:“不意君對劉玄德評價如此之高!”

賈逵道:“其藉藉無名三十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必有其故。”

王凌點頭沉思。

賈逵、王凌在河東議論劉備,江左亦有兩名年輕人在談論劉備。

舒縣城外,秋風乍起,楊柳葉落,陌上數十人緩步而行,其中一人年約十八九歲,面如冠玉,唇紅齒白,目蘊英氣,口吐珠璣:

“如今揚州群雄四起,袁術據九江,有兵數萬,實力最強;劉繇乃朝廷所任揚州刺史,又與秣陵薛禮、笮融交通,朝廷所任豫章太守朱皓附之,實力增長極快,不容小覷。劉繇胸懷大志,豈肯久居於袁術之下,二人必生隙。君若率兵渡江,破劉繇,擊薛禮、笮融,進取吳郡,略地會稽,還攻豫章,謀取廬江,則揚州真君所有也。報父仇、攻江夏,跨蹈荊揚,可成吳楚之霸業。”

孫策也不計較周瑜對袁術直呼其名,不甚恭順,一把抓住周瑜雙手,大喜道:“君之計略與子綱相同,真天以君授我也!誠願與君共討亂賊,以平天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