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又經過費通與李傕郭汜等人親信接上頭,賂以重禮,因得以拜見李傕。李傕問道:“聞劉玄德大敗於河間,尚能復起乎?”
徐庶答道:“劉鎮東雖敗,根本未動,假以時日,必可重振。然將士傷亡非小,聲名大墮,州里沸騰,唯有隱忍內斂,以待將來。若袁紹遽破公孫,威加幽冀,窺視河東,侵逼朝廷,劉鎮東一時亦難相助。”
李傕大為不懌,道:“願指望劉鎮東為朝廷藩籬,不意喪敗如此,難可倚仗!”
徐庶從容道:“此前所言乃常理。若朝廷加恩於劉鎮東,擢拔其職,使其可集數州之力,未必不能阻擊袁紹。”
李傕道:“我不慣閒扯,煩請明言。”
徐庶道:“青州地狹人少,無力抗袁,豫州地廣人多,而無英雄用其力,實為憾事。朝廷何不以劉鎮東都督青豫二州,以抗袁紹?”
李傕瞪大眼睛,下意識就要反對,轉又思索一番,坐了回去,道:“容我想想。”
又寒暄幾句,徐庶見李傕流露出送客的意思,便主動告辭。
徐庶一走,李傕馬上派人去請賈詡,向他問計。賈詡道:“劉玄德新敗,又自請削去青州牧之位,實處困厄,朝廷若加以恩德,其必感激。豫州若被劉景升或呂奉先佔據,皆不利於朝廷,劉備奪郭貢之兵,實有豫州,唯缺一名,朝廷與之,惠而不費,何必吝也?劉玄德既來求官,即封其為左將軍,又有何妨?”
李傕忙道:“文和差矣!左將軍乃袁公路,乃我等…乃朝廷所封。”
賈詡笑道:“袁公路與袁本初皆一丘之貉,奪其職給予劉玄德,正可讓兩者勢同水火,交相惡鬥。朝廷可坐而取利也!”
李傕深以為然。對關東諸侯,誰勢弱,就應該扶持誰。劉備慘敗,那就必須支援他,讓他振作起來,繼續跟袁紹磕下去。想到這裡,李傕突發奇想:“曹孟德失兗州,現在袁紹麾下,不如封其為冀州牧,讓他跟袁紹鬥一鬥?”
賈詡搖頭道:“曹孟德狡猾,恐不會上當,其奉還朝廷賞賜即可。”
李傕只得作罷。
次日,李傕又與郭汜樊稠等商議。郭汜處徐庶也下了本錢,做了工作,對此不表示反對。於是朝廷對劉備厚賞,封其為臨菑侯、左將軍,都督青、豫二州軍事。
至於袁術,李傕並未採取賈詡所謂袁劉相鬥之計,不降反升,封袁術為衛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