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漢室可興> 第六十章 劉玄德窺視東郡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十章 劉玄德窺視東郡 (1 / 2)

劉備西上時,公孫瓚也舉兵從渤海南下。劉備據泰山後,公孫瓚駐兵於渤海接近清河國和安平國的邊境縣城——修縣。張飛從西平昌進兵至安德縣。修縣公孫瓚、安德張飛、高唐田楷三軍呈弓型,公孫瓚與田楷是弓之兩端,張飛是弓背,虛虛將位於弓弦位置的平原袁譚半包圍住。

公孫瓚一動,袁紹主力大軍也動,進兵清河廣川縣,與公孫瓚遙遙相對。

劉備派使者至公孫瓚處,對他道:“袁本初部卒精勇,又有沮、田、審、辛等為腹心,麴、顏、文、張、高等為爪牙,難以卒破,請將軍嚴陣待之,將其主力牢牢牽制住。備今據泰山,不日將提兵掩襲黃巾,順勢而破曹操,破曹後將與將軍併力,夾擊本初,冀州不難定也”。

公孫瓚回覆稱善,堅壁與袁紹相持。同時,公孫瓚也聯絡黑山張燕、於毒等,建議他趁袁紹大軍外出,內部空虛,積極採取行動。

這段時間劉備也大體上將黃巾兵力及分佈弄清楚了。王喜等有眾二十萬不是虛詞,確有如此之多,但裡面脅裹了不少饑民、老弱,能戰之兵大約在七八萬左右,且兵器不全、甲衣亦缺,與當日公孫瓚所破黃巾之實力在伯仲之間。擊敗這批黃巾的難易程度又低於公孫瓚。原因在於當日黃巾之聚眾一處,而現在王喜的二十萬大軍卻分佈在濟北、東平、任城、魯國、沛國的十幾個縣城,兵力未集,可以分而擊之。王喜也不是不想集兵,但集中在一地,糧食不足以供養如此多人,只能分開就食於諸縣。

王喜有兵三萬,在東平國無鹽縣,是最大的一股,且其下壯卒較多,足有兩萬人。

青雀有兵一萬,在東平國壽張縣。此人原為本地賊寇,因王喜入兗,借勢而起。

司馬俱有兵一萬,在濟陰郡廩丘縣。

巢集有兵兩萬,在山陽郡瑕丘縣。

張圭有兵兩萬,在任城國樊縣。

周豹有兵三萬,在魯國蕃縣。

黃牛有兵兩萬,在魯國騶(音鄒)縣。此人乃沛國賊寇,北上依附王喜等,勢力也迅速膨脹。

其餘還有十幾股小賊,分散在諸縣及鄉野。劉備剛破的魯縣、蛇丘、巨平、成縣四賊,皆屬此輩。由於濟北已被王喜等搶掠一空,他們看不上眼,才將殘羹冷炙讓給了這些小賊。

現在黃巾大體上形成三塊,一是王喜、青雀、司馬俱的北部集團,加上小賊,有兵七萬;二是巢集、張圭的中部集團,加上小賊,有兵六萬;三是周豹、黃牛的南部集團,加上小賊,有兵八萬。以北部集團最為精銳,中部次之,南部雖眾,戰力最弱。

劉備召集軍議,商討方略。

劉政道:“擒賊先擒王,政以為當急取王喜,據東平,與濟北連成一體。”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