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王老這聲‘小葛’的出口。
現場年紀最大的一位老者頓時渾身一震。
只見他快步向前走了幾步,來到王老身邊用力握著他的左手,眼眶有些發紅:
“總指揮!”
王老略顯渾濁的目光在‘小葛’同樣有些枯藁的臉上停留了一會兒,帶著感慨,微微嘆了口氣:
“小葛,這麼些年不見,連你也老了。”
‘小葛’聞言沒有接話,但握著王老的雙手卻驟然加了幾分力,顯然也被調動起了情緒
與此同時。
王老的生活助理張東則靠近了潘院士與徐雲,低聲對他們介紹道:
“潘院士,徐博士,這位是西昌衛星發射基地的葛同友教授,也是當年王老團隊的成員之一。”
“葛同友教授的履歷比較複雜,他早些年在海軍服過役,主要負責聲吶平衡方面的問題。”
“後來因為某些局勢原因,國家開展了三線縱深建設,葛教授先被調去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他在王老手下協助完成了東方紅一號的相關設計,多年後又被調到了西昌衛星發射基地,一直待到了退休。”
“兩位應該都聽說過西昌發射基地的成名作東方紅二號吧,那顆衛星裡就有葛教授的貢獻——他是機械消旋方式的專案總負責人和第一完成人。”
聽到張東的這番介紹。
潘院士和徐雲看向葛同友的目光頓時嚴肅與崇敬了不少。
在華夏近代史上。
“幹部南下”可謂是一次重要的戰略行動,許多南下幹部一離鄉就是整整一輩子。
實際上不僅葛同友。
徐雲的外公也是一位從海岱省文登南下的幹部,他在魔都遇到了籍貫是陝省的徐雲外婆,二人在杭城結婚,最終紮根在了福建,說起來也挺有意思的。
南下和三線建設這兩個詞看起來有些輕飄飄,但對於很多親歷者來說,這兩個詞卻涵蓋了他們的大半生。
不過葛同友顯然也知道眼下的情況不適合長談,因此在寒暄完畢後,便主動給王老充當起了介紹人:
“王老,這位是發射基地的****董政委.....這位是指揮控制大廳的總排程員張指導......”
“這位是負責長征系列對外高通量通訊服務的黃經理......”
隨著葛同友的介紹,現場這幾人的身份也逐漸變得清晰了起來:
三位基地的主要領導,三位技術端的研究人員,外加葛同友以及另一位名叫郭蕤的退休老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