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著面前一臉篤定的艾維琳,徐雲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天才。
這是一個很爛大街、但同時也極具辯證色彩的詞彙。
每個人在不同的定義範圍內,與這個詞的距離也會各有不同。
說句不自誇的話。
在常人眼中,徐雲確實稱得上一句天才。
這輩子就不說了,畢竟開了個掛嘛。
但即便是他沒有開掛的上輩子,早期的履歷其實也是相當光鮮的。
上輩子的徐雲雖然沒有考上科大少年班,但高考時也考了個704分。
那年的閩省還沒有實行全國卷,徐雲記得理科一本線應該是490多分,文科則要低一點。
704比490,這個成績說句學霸還是勉勉強強當得起的。
但如果將定義域擴大,從常人的認知換成科研圈,徐雲就不一定算是天才了。
例如他畢業後進入的成飛,也就是搞出十爺的單位,其中不乏真正的‘神童’。
例如有人27歲就能夠獨領一個專案組,有人26歲就能以一作發nature的子刊——還不是Nature
&nmunication那種灌水聖地。
甚至徐雲還認識幾個28、29歲的正研究員:
研究員這職稱和教授是平級的,屬於正高概念,也就是相當於三十歲不到就當上了正教授。
和這些人相比,徐雲真的只能算是普通人。
一個時代的才俊圈尚且如此,就更別提人類歷史長河中的巔峰天才了。
從十萬年前起,地球上出現的人類總數大約是14001700億左右。
在這茫茫多的基數中,才誕生出了聊聊無幾的巔峰天才。
如阿基米德,如孔老二,如老蘇,如小牛小麥......
而艾維琳所說的“天才”,指的顯然就是這一檔。
但只有徐雲自己才知道,他與這些天才之間,差了不知道多少個眾所周同學。
至少在憑自身努力取得足以載入史冊的成果之前,徐雲不認為自己有資格去和那些大佬並列。
這也是對先賢的不尊重。
甚至以他的眼光看來。
艾維琳其實才是一位真正的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