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後世來人。
在看到面前這組放電管的時候,徐雲的心中也不由產生了一股見證歷史的感慨。
低壓氣體放電管。
這可以說是人類真正觸及到微觀世界的啟蒙裝置,另外,它在概念上還有一個比較規範的名稱。
那就是......
低壓氣體電子管。
當然了。
電子管這個概念現在還沒誕生,它真正出現要到1904年。
當時小麥的學生約翰·安布羅斯·弗萊明閃亮登場,發明出了赫赫有名的電子二極體。
然後在1906年,德福雷斯特又發明了三極體。
再往後就是點接觸電晶體、半導體三極體、pn二極體、輝光管這些了......
等到了徐雲穿越來的2022年。
氣體放電的實驗裝置在實驗室層面,已經被最佳化到了一個極限。
例如代表封裝天花板的SMD1206,代表效能極值的YINT,還有代表浪湧吸收能力峰值的GDT等等......
那時候別說普通的氣體放電管了。
就連輝光管都已經被淘汰多時,成為了一個略有收藏價值的小品類。
你在某寶上花幾百塊錢,都能買到一臺還不錯的輝光鍾——不過下單之前得先看清楚是輝光還是擬輝光,有條件的買一臺其實還挺有意思的。
總而言之。
和2022年比起。
法拉第他們這次準備的實驗裝置,無疑堪稱極其簡易。
但另一方面。
簡易,卻不等於寒酸。
很多時候。
歷史就是在這種後世所謂‘狗都看不上’的條件中迎來了某個關鍵節點,從而揭開了全新的篇章。
視線再回歸現實。
一切都準備完畢後。
法拉第戴上手套,帶著徐雲等人來到裝置邊上,準備開始......
抽水銀。
魔改版的蓋斯勒管...或者說消炎管的抽氣出口被設定在了試管的中部,大致模樣就是開了個小口,然後用軟管連線著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