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華雖然已年逾七旬,算是步入了人生終末。
但身體狀態一直保養的相當不錯,說話的音調可謂中氣十足。
加之樓道內此時沒什麼人走動,空間也非常狹窄,聲音極易傳播。
因此在那番話說出口後。
屋內原本有些嘈雜的交談聲,頓時為之一靜。
過了幾秒鐘。
被虛掩了一半的房門被人從內推開。
一位六十來歲小老頭從中探出了腦袋。
此人的頭髮有些花白,帶著一副金絲眼鏡,見到林振華後頓時一喜:
“老林?”
林振華將剩餘的幾階樓梯走完,笑著和他點了點頭:
“嗯,正好路過甬城,就來看看你。”
說完又指著徐雲道:
“介紹一下,這是我的一位晚輩,名叫徐雲,從廬州來的。”
“小徐,這位就是周善院士。”
徐雲連忙將手中的大包小包放下,很是崇敬的對周善道:
“周院士您好,我是徐雲。”
當年周善的判決是民意與法制相違背的典型,瞭解過大致情形的路人不說為他叫屈吧,至少大多都會產生些許同情和惋惜。
圈外人尚且如此,就更別提徐雲這種圈內人了。
當初周善發現和克隆了多個影響動物重要生產性狀的基因,建立和發展了我國動物克隆和乳腺生物反應器研製體系。
一些反應器的表達量,甚至達到了國際最高水平。
他本人更是是“973”專案“農業動物遺傳育種與克隆的分子生物學基礎研究”的首席科學家,42歲便評上了院士。
在盧柯當選最年輕院士之前,他一直都是這項記錄的保持者。
這樣一位大牛因此蹉跎了十二年時光,實屬科研圈的重大損失。
視線再回歸原處。
在幾人說話間隙。
徐雲也藉著眼角餘光,看清了屋內的情況。
此時的屋內除了周善外。
赫然還站著一位金髮碧眼的老外,目測四十來歲的模樣,看上去相當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