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雲很是滿意的顛了顛手中的硝石,說道:
“如此質量的硝石,貴倒也正常,能省去不少事哩。”
先前在見到酸梅鋪裡有冰鎮酸梅汁的時候,徐雲便想過了老漢製冰的兩種可能。
一是冰窖。
二就是硝石。
其中冰窖的可能性不是很大,畢竟這個年代冰窖的製作成本不低,只有大家大院才會搞出冰窖儲存冰塊。
因此徐雲雖然不敢肯定對方手中一定有硝石,但把握上差不多也有個七分左右。
而有了硝石,就可以製備硝酸鉀了。
生物沒掛科的同學應該都記得。
硝酸鉀是一種常見的鹽橋。
所謂鹽橋,指的是一種可以溝通兩個燒杯裡的電解質,使陰陽離子能自由從陰極移動到陽極。
有了硝酸鉀鹽橋,它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電解食鹽水生成的氯氣和氫氧化鈉在電解池裡發生反應,從而促使氯氣的生產。
至於硝酸鉀的製取也很簡單:
先將硝石加水溶解,再除去泥沙。
加熱蒸發濃縮,冷卻後就能得到KNO3晶體。
硝酸鉀晶體擁有極強的溶解性,所以將這些晶體再溶於水,一種鹽橋就這樣製成了。
諸多前序工作準備完畢後。
徐雲將謝老都管準備好的精鹽投入水裡,用玻璃棒開始攪拌。
很快。
溶液開始變得有些渾濁起來。
徐雲看向老蘇:
“老爺,煩勞您把傻逼拿來。”
老蘇雖然不太明白對徐雲的操作意圖,但還是將一個鋪有紗布的漏斗遞給了他。
淅瀝瀝——
徐雲將濁液倒下。
隨著紗布的阻隔,有些難溶雜質被過濾了出來。
接著他又將過濾後的溶液分成了兩大杯,暫且稱其為A杯和B杯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