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防止淮南城被火器損傷,但是我們能夠防得住金陵城嗎?”
大理寺少卿沉默了一會兒。
“右相,下官明白了。”
虞允文這才繼續道:“我知曉,大理寺培養暗探不容易,他們乃是大宋的功臣,他們的死,我也有一些難受。”
“都是大宋的子民,他們還一直隱藏在暗中,給大宋的安穩提供了很大的保障。”
“沒有這些人,我們根本就不知道地方上發生了什麼。”
“或許,連史家在江南之地的所作所為,都不知道,就是一個睜眼瞎。”
“只是,和金陵的幾十萬百姓生死相比,我只能選擇後者。”
虞允文說完之後,也是沉默了一會兒。
這才讓人拿出地圖來。
“你也看一看,這是范成大等人的路線,根據他們的訊息,有人派出了兩萬人馬,阻擋他們進入臨安。”
“史家也看出來了,一旦范成大進入臨安,就相當於是切斷了他們的退路。”
“如果再以三面包圍,他們就是甕中之鱉。”
“我想要看一看,他們對范成大,能夠出多少兵力,有多大的實力。”
“官家已經得到摺子,派遣了岳雲小將軍前往支援范成大的欽差大軍。”
“我們只要是穩住北地,不讓史家從北地逃脫。”
“等到清楚他們的實力,等到范成大等人進入臨安,就開始縮小我們的包圍,慢慢地逼近金陵。”
“最為重要的是,要防止史家等人,拿著金陵的整個百姓作為要挾。”
“……”
虞允文的一席話,讓大理寺少卿明白,原來這裡面,還有這麼多的隱情。
他還是太心急了。
“是下臣的不是,沒能顧全大局。”
大理寺少卿躬身施禮,說道。